太阳转身 发表于 2018-10-1 07:42:06

【导师演讲】解读“哲赫忍耶”的传承(一)




导师解读哲赫忍耶的传承(一)attach://78529.mp3



穆罕默德·哈比卜·尔里米
解读《哲赫忍耶》的传承(一)

(一)敏感点、危险因素的形成和爱国爱教的传统的两面性:
   乃格什板迪的传承是严格遵行教乘,遵行圣行,使有缘份的人都贴近于伊斯兰,把苏丹(国家的领导)国王看作是灵魂,把人民看作是身体,形成国法大于教法,从国是主命。灵魂不误入歧途,身体便无病患灾祸,所以,这样的一个指导是根据至圣ﷺ的一段圣训:至圣ﷺ说:苏丹是真主在大地的影子。就是说真主把生杀予夺的权力赐给了国王。因此,如果不是真主的意欲,不是真主的口唤,跟国家做对的人,必定要尝试被杀被夺的灾难。因此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就显现和形成了爱国爱家的和谐传统。这就是乃格什板迪在传承上形成的哲赫忍耶的两面性的根据和因素。

   与国家和谐相处,礼乘道乘并行后就可能出现真乘,在传承里,凡是属于乃格什板迪的每一个人都有真主赋予的使命。就是他们都会在生命的长河中发挥出替圣传教、为主扬法的光辉:这种光辉表现在五个方面:
   ①为伊斯兰建立兴盛发展的好方法,新形式;

   ②维护伊斯兰的圣传教门的原本和她的传统,不增减变更圣传的道和大小圣传的传统规矩,处处小心、事事认真的行道;

   ③把自己完全交托托靠于真主,在任何的情况下都坚守“我是一个穆民”,树立一个有奉献有显迹的有益于宣扬正信的言行;就是在他成为乃格什板迪的跟随者和门人以后,他就必须要惕励,要奉献,而且要显现出宣扬正信的语言和行为;

   ④接受真主的引导,服从于真主,服从于至圣ﷺ,服从于你们中的发口唤的人,并引领有缘份(حق)的人走上圣道,这也就是哲赫忍耶的教门有尊、听、奉、行、传的这个传统和规矩,绝对地信赖、服从于真主,服从于至圣ﷺ,服从于发口唤的人,这种传承就形成了哲赫忍耶这么一个稳固的集体;

   ⑤在思想认识上、行为方法上和干办上,在意念言行上他都有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传承“宁可今生人亏我,不做后世我亏人”的教导,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原则,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都可以化解,在很多事情上都可以显现很高的坚韧和忍耐的精神和能力,在传承的奈格什班迪里他都有一个真正的全品的导师,所有的跟随者必须和他协调一致,在发挥自己被赋予的思想自由时,要使自己在圣行、教法上与导师的理解要协调一致,即自己的认识和自己被赋予的自由思想和导师的认识要必须协调,如果发生了不一致的时候必须服从于导师的意见和导师的观点上,完全对应,完全相符的人他才是跟随者,终生不偏离导师的人,思想跟导师一致的人,听从安排的人,他才是奈格什班迪合格的门人。

   所以在这样的传承之下,哲赫忍耶的门人和导师在思维上,在判断上是相一致的,甚至在一些概念和结论上都和导师是相符合的,他们终生不偏离导师的思想和安排,有这种乃格什班迪的传承的门人存在,哲赫忍耶门人就与导师的一切相吻合,具有存在的对立的统一性的人他才能成为真正的跟随者。

   跟随者在参悟和想象他的导师,在沉思中参悟所得到的顿悟。就形成自己导师的形象,在思想的自由奔放中就出现一个“心象”,这个“心象”就是导师的“心象”,就是显示跟随者品级的证据,也是跟随者最后归宿的显迹和征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在服从导师上,遵行在导师的判断上。

   在哲赫忍耶的教门里,强调跟随者必须要把今生短暂的生命珍惜在唤起一种怜悯仁慈之心上,要进入化已归真真境的行列,就要具有如同圣门弟子一样的品德和操守,首先是:“先要想到别人”这是圣门弟子们共同的共性,所以在哲赫忍耶里,就提醒每一个跟随者首先要像圣门弟子一样,具有圣门弟子的品德和操守。在每一件事情上首先要想到别人。
   在至圣ﷺ时期的一次战役中就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个圣门弟子受伤了,这时他非常口渴,他想要喝水,他就喊着“水啊!水啊!”,这个圣门弟子的亲戚拿来了水,这时又有一个圣门弟子也在叫着“水啊!水啊!”,这个受伤的圣门弟子没有喝,就让把水给附近的那个受伤的圣门弟子喝,说他比我跟需要水,他的亲戚就把水端给另外一个圣门弟子,这个圣门弟子又指着比较远的一个口渴的圣门弟子说:他比我更需要水,这个人又把水端给那个比较远的受伤严重的圣门弟子,当他把水端到跟前,这个圣门弟子还没有喝水他就断气了,他就急忙把水端到中间的这个圣门弟子,结果这个圣门弟子也断气了,他就急忙跑到他的亲戚面前,结果他的亲戚也断气了。这个人就流着泪把水放到战场上,回了家。

   根据这段在圣门弟子上发生的故事的精神,就是首先要想到别人,因此在哲赫忍耶的教门里,从乃格什班迪的传承上,就强调:苏菲就是“为人人服务”。有了这种服务意识以后他就必须要坚持终生,你传承了这个精神,就证明你已走上了化已归真的道路。你尽力除去“私”和“我”,你就是远离了非主,接近了真主。要是私我越重,越不考虑别人,那就是离非主越近,离真主越远。在这个精神的传承下,哲赫忍耶的门人就把今生看成是很苦短的一个过程。把今生看成是真主的试验场,是很快就会过去的短暂的过程。是一子下地万粟归仓的种植场。所以就要求以亲情和真情对待穆斯林和非穆斯林,而且在交往上要以最好的态度对人和说话,坚守在人道上行天道就能把自己深入民众中并能吸引他们“蜕化归真”。

   当你把自己当成真主的“保管员”,自己对一切人道和天道的事上都有自己的责任,都有自己的义务,都要尽力的去完成,都要尽自己的力量奉献,不把今生暂存的一切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坚守以简朴的生活坚守在完全的合法上,决不准许任何与自己身份不适合的言行。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传承的精神,所以哲赫忍耶的门人,就都能坚守简朴的生活,而且在教门上都比较虔诚,他们可以省吃俭用,为了教门做费用,为了参加耳麦里,他们可以走到千里之外去。在这种奉献的精神下,他把今生的暂存变成他自己内在的一种概念。就是在他看来今生是暂存的,今生所有的一切都是暂时拥有的,自己私有的财产也是暂时拥有的,他能坚守一种简朴的生活,坚守在完全的合法上生活。他绝不把任何非法的嫌疑的等不合适的东西拿来吃、用。不能把不适合自己身份的东西拿来在自己身上来用。因为沾有了与自己身份不适合的就失去了至圣ﷺ圣徒的品级,也损失了跟随者的身份和价值。

   只要你坚定不移地追随了至圣ﷺ和圣门弟子们的种种行持和操守,在真正引导者的口唤下,你已经有了“最坚固的绳索”了,所以在哲赫忍耶的传承里边,真主的绳索和真主的道路就是“苏菲之道”的显现。也就是有了至圣ﷺ垂降下的两根绳索,一根绳索是“赛比令俩希”即真主的道路,一根绳索是“哈比令俩希”即真主的绳索。只要你从生到死,紧紧地抓住它们,决不要让它折断,那么你就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所以成功之人在哲赫忍耶的判断里,一个是走真主的道路,一个是抓住真主的绳索。这就是成功之人的显迹。
   如果你要达到真正的认主独一的境界,你就要学习讨赫德(توحد认主学)的知识,这是传承的一个重要的一点。你要成为一个认主独一的穆民,你就要学习认主学。就要知道认主学的知识。通过教师和经本得到认主学的知识不是认主学的全部的知识,它只是一些容易的知识,但是你要到达于认主的顶峰,你就还要经过坚持刻苦地领会和掌握,最后接受导师的训诫。你才可能达到认主学的顶峰。就是“讨赫德艾尔俩”即最高的认主学的知识。

   但你要想得到“真知”,你就必须要经过精神知识的获取,怎么获取精神的知识呢?在传承上就是你要具有精神的体验,就是你要具有精神体验的环境来进行门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修炼。这就要求哲赫忍耶的门人坚守好的意念,要完全清除掉恶意,歹猜和一切坏的意念的东西,怀疑的东西。保持自己内心的善良、纯洁和佳美。设身处地把别人也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就能消除与他人的精神上的、意念上的、概念上的、判断上的冲突和关系的紧张,所以哲赫忍耶的门人受了这些传承以后,他的内部是比较团结和睦的,而且很多事情都会从教门的情面上,从教门的利益上加以忍让和原谅,能够出面为门人求情,不惜用自己的脸擦对方的大门,他就显现出亲情、显现出门人的同情,也显现出了真情的光芒。所以在“顾及穆民是主命”这一点在哲赫忍耶的门人的传承上是比较明显的。

   在根据乃格什班迪的传承,哲赫忍耶就要求自己的门人,要合乎于风土人情,适应于人情世故。把正信的伊斯兰精神与各民族的特点,心理,和欣赏的尺度,及一些标准的东西,都加以协调,让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教门的判断,使严谨的概念和结论相融合,形成一个共识。这就形成了哲赫忍耶的教门的互相的融合、能够容易的采取,被接受、被悦纳。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就用我们至圣ﷺ的四十七世孙——我们大太爷所说的一句话:“行教须知风土人情,传道须顺人情世故”来总结。
   
   这样的精神就是哲赫忍耶的门人进行精神修炼的最好的实践。能够达到于使自己的正信传播开来,这就是哲赫忍耶这个词的意思。把这个道统(نسبة)的精神延续下来,这就是每个门人的责任。把门人从倾向于追求物质享受,追求今生的假荣华、浮恩、暂存的人们中超脱出来,不能和他们同流合污,必须倾向于追求后世,不要追求今生的物质享受、假荣华、浮恩、暂存的东西。无论是明显的非主崇拜或是在正信的外衣下隐藏着有隐蔽的不被知觉的举伴和崇拜的人们,对于他们都要加以引导,就要举出明证,把他们引向真正的信仰,纯洁的认主独一,符合原本的伊斯兰教,符合于原本的圣传真道的操守、概念和规矩、遵守。

   在乃格什班迪的教门的这些传承下,形成了中国的哲赫忍耶的跟随者和真正的门人的虔诚、敬畏、奉献、牺牲的特点和超强的内聚力,同时也形成了如同蜜蜂群起共蜇的危险性,蜜蜂平常采花蜜,传播花粉,平安的度日,但是当它们一旦受到一些不能够接受的侵犯的时候,他们往往就群起共蜇,这就出现了一定的危险性,而这往往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

(二)传承的道统的学理的问题
   首先哲赫忍耶的教门传承了乃格什班迪的一些忠告,它强调了几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精神和毅力,一个人不但要有精神,他还要有毅力。另一个方面是约会和践约。一个人和人立了约会,他要实践这个约会,你坏了与人的约会,就等于坏了与真主的约会,因为我们至圣ﷺ说:谁坏了与人的约会,他就坏了与真主的约会。所以他坚持遵守约会,哪怕是敌对的人的约会他也遵守。在哲赫忍耶的历史上,在《道史纪事经》里面记载的,华林山的苏四十三和满清官员的协议的问题,正因为苏四十三履行了与满清官员的约会,所以最后全军覆没,都走上了殉道的道路。

哲赫忍耶传承的宗教生活
   ①在伊斯兰的教法(فقح)和圣训的学习上都在遵行着传统的东西,即传统的教法和传统的圣行的遵行;

   ②不与求道者(سالح)中的文盲过分密切的交往;就是不与不义之人交朋友,除非是为了引导他,提高他。

   ③尽力参加聚礼,尔麦里,尽量聚众进行功修。在不求名、不为官的原则的指导下,很多人不愿意考科举,走仕途。不做担保人的传承是指除了为教门担保外,不为人做担保,息讼(不到法官面前打官司)都是传承的乃格什班迪的精神。特别是不与显贵、王公、贵族为伍,就是传承了乃格什班迪的哲赫忍耶的教门的门人,他们辈辈不为官,而且他提出不与显贵、王公、贵族为伍,这就失去了沟通理解和上传下达通途。

   为官是在哲赫忍耶的十三太爷时期的事情,十三太爷当了千总。他为后人做了一个指示,他说:我们的人不像道祖家的人,道祖家的人不为官,不求名。我们的人要辈辈为官。所以在教门的传承上在十三太爷这里有了一个辈辈为官的分叉。另外一个是非常注意合法与非法。不吃任何的非法,因为至圣ﷺ说:谁吃了一口非法的食物就坏了四十天的功修。所以在这里非常强调不能吃非法,宰牲不是一般人就可以宰牲,必须是有遵守的人,清廉洁佼的人,群众认可的清廉的有威望的阿訇等宰牲为高贵。这就减少了很多麻烦,减少了有意无意的吃了非法以后发生的争端,减少了犯法的人数,而且要注意刀路(下刀)的清楚和刀路的认真,注意宰牲之人的条件。这就避免了出现误吃非法的可能性。推崇讲道统史。

   在婚姻方面,不允许娶贪图享受的女人为妻,而是要娶门当户对的,热爱教门的女人为妻。娶能持家,能支持教门,能料理大小耳麦里,有操守的女人为妻。这也是乃格什班迪的传承上所遵守的。在行为举止上,不允许大笑,认为大笑灭心,大笑、笑的前仰后合的人是被人看不起的,这是一种低贱的行为。因为在至圣ﷺ的圣训里说:你们要多哭少笑,因此在奈格什班迪的传承里就禁止大笑,平常要使心中存有悲苦的感觉,要常抱病体之感,这样就在人的欲望上,在人的妄想上有一种限制的能力。而且在严格的要求上要求人们要能触景生情,就是见到病痛的人,要有触景生情的感觉,对于一些遭灾难的人,要有一种同情的、常挂两腮泪痕的感觉,也使门人能在行为上真诚,在礼拜中虔诚,在衣着上朴素,而且喜欢与求道者、有知者、有智者互为伙伴,这就在贫困地区形成了一种精神的财富,他以贪穷为财富,以清真寺为自己家园,以真主为密友,与真主的密友同在交往的传统心态。

望滇南 发表于 2018-10-1 19:26:26

与国家和谐相处,礼乘道乘并行后就可能出现真乘,在传承里,凡是属于乃格什板迪的每一个人都有真主赋予的使命。

行者非武松 发表于 2018-10-1 22:03:52

一个穆斯林不爱国他的宗教信仰就不完善。

克谐 发表于 2018-10-12 16:11:03

宁可今生人亏我,不做后世我亏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导师演讲】解读“哲赫忍耶”的传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