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2717|回复: 3

一部厚实朴素的阿訇传记——简评《达浦生评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8 19: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牧建婷  中国伊协在线  

近日,约28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达浦生评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作家协会2014年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是中国回族学会副秘书长、陕西省伊斯兰教协会常委李健彪继去年出版《关中回族民俗》之后的又一力作。时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的陈广元阿訇为该书题词道:“永记爱国爱教的可亲可爱的永受人尊敬的达老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原副会长马贤还专门以七言诗题词道:“书贺李健彪为先师达浦生作评传。华夏百年尔林众,唯数先师位最尊;劝学兴学育英才,青蓝共济方成城;学究天人著《六书》,振聋发聩晓世人;伊协经院肩重任,甘为圣教献毕生;宣传抗日走中东,愤慨陈词曝寇行;伴随总理亚非会,人民外交有师功;参政议政映民意,只为民安国昌盛;一代宗师身已远,留得丹心励后人。”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振华教授题词道:“达老是我国各族穆斯林爱国爱教的楷模。”





达浦生(1875—1965)是中国伊斯兰教现当代大阿訇、民族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曾担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等职。《达浦生评传》从历史的角度,把人物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中去展现,力图通过生动的人物塑造,努力表现出在风云变幻的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中,一个回族宗教人士如何将自己的人生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壮阔历程。

《达浦生评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资料详实,内容丰富,回答了许多疑问,使历史更为明晰。如孙中山在中国回教俱进会的演讲;达老的父辈、兄弟、子女等家庭情况;达老的出生年月;自费赴海外宣传抗日期间拜访埃及国王、沙特国王和巴基斯坦国父的过程;达老当年自费赴海外宣传抗日经费的来源;周恩来总理在飞机上为达老让床铺的细节,等等,都是过去鲜为人知的事情。通过作者大量的走访、调研和查阅档案等细致的工作,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不仅使读者看到了一个历史变迁中的达老,一个真实的大写的人,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该书的信息量。

二是忠于历史,力求客观公正,真实刻画了一个头脑敏锐的达老形象。达浦生阿訇在建国后之所以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关键在于他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和政治头脑,对于这点,《达浦生评传》也给予了充分的展现。比如,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我国有关部门经过多方努力,邀请巴基斯坦伊斯兰代表团访华。这个代表团起初是带着种种疑虑的,会议刚一开始,巴方就打了一个闷棍,只听团长致词道:“我们巴基斯坦作为伊斯兰教之母,我第一次来到中国。”达老立刻听出了此话的弦外之音,意思是中国伊斯兰教应受巴基斯坦的领导。达老致答词时,面带微笑,以十分谦虚的态度说道:“刚才团长先生提出,巴基斯坦是伊斯兰教之母,本老翁习《古兰经》70载,请问在《古兰经》的哪章哪节提出伊斯兰教之母这一称呼,我洗耳恭听。”对方不得不回答道:“您熟读《古兰经》,造诣不浅。”事后反映,这个代表团对首次中国之行还是满意的,参观了清真寺,与乡老们共同礼拜,临走时还特别强调,中国的大阿訇是有水平的。中央对这次接待也非常满意。而达浦生当年的外交活动和宗教主张,与今天的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提法一脉相承,就是自己办教,不受他人干涉。凡此种种的许多真实故事和外交花絮,在《达浦生评传》中都给予了充分的展现。

三是再现了一大批回族人爱国爱教的家国情怀。《达浦生评传》不仅是在写达老,而且试图再现当时一大批回族文化人、宗教界、工商界人士和官员在面对国家存亡、民族危难之际的人生追求与选择。比如,在达老当年自费赴海外宣传抗日之际,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一行五人也在阿拉伯世界进行抗日宣传,后来还赴南洋各国宣传抗日;艾沙(维吾尔族)和马赋良也代表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在近东各国宣传抗日;正在埃及留学的回族学生也在海外宣传抗日,在金字塔下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等。对于这些真实的历史,《达浦生评传》都给予了生动的介绍。还比如,在讲到向爱资哈尔大学派遣留学生时,不仅叙述了达老所在的上海伊斯兰师范的情况,而且还介绍了北平成达师范、云南明德中学当年派遣留学生的过程。书中不仅描写了达老、哈德成等宗教界人士在上海办学的情况,而且还回顾了当时上海的一大批回族商人对伊斯兰文化的热心和贡献,梳理了伊斯兰教在上海的发展史。不仅详细叙述了达老等一批爱国爱教人士当年在上海为教案奔走的过程,而且再现了同一时期“打响了长城抗战第一枪”的回族抗日英雄安德馨的公祭活动。可以说,在《达浦生评传》中,有名有姓的回族人物将近200位,尽管许多回族人物今天已经鲜为人知,但作者通过对达老生平的回顾,不仅展现了达老丰富的人生经历,而且真实再现了清末至建国后回族社会百年变迁的历程,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回族人民热爱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和感人的史实。

四是学术性强,体现了政协文史资料的“三亲”特色。作者李健彪是民族学博士,是马长寿先生的再传弟子(导师周伟洲),有着良好的治学传承。在书中,作者考证了回族达姓的来源;结合《伊斯兰六书》,评述了达浦生的宗教思想;整理了达浦生大事年表、达浦生发表的署名文章目录、后人研究达浦生的文章目录,并附录了19篇比较重要的访谈资料等。现在,有的讲述人已经过世,而留下的这些口述史就显得弥足珍贵,无疑拓展和丰富了该书的学术性。作者长期在政协分管文史资料工作,重视史料的“三亲”性,即“亲历、亲见、亲闻”,所以,《达浦生评传》引用了不少亲历者、知情者的口述史,从而增强了该书的真实性,使故事更鲜活,使画面更生动。

五是文风朴实,亲切耐读,真实刻画了一个内心丰富的达老形象。28万字的人物传记,虽是报告文学,但可以当史料来读。比如,达老与埃及国王的对话、与沙特国王的交谈等这些现场感非常强的描述都是来源于达老当年的手稿回忆或同行、在场者的日记。可以说,虽是报告文学,但内容基本是前人的忠实记录,然后经过作者文学化的情景还原而已。为了表现达老的成长历程,作者也做了合理的虚构,但虚构也是有历史依据的,通过生动的故事串了起来。

《达浦生评传》可以当作向外界宣传介绍伊斯兰文化和阿訇生活的读物。书中围绕着达浦生的成长和经历,穿插叙述了经堂教育的内容、搬请阿訇的方法,介绍了回族经名的由来、舍散的理念、各地清真寺的历史沿革等。所以,本书不仅推动了近现代回族人物的研究,而且为更好地了解伊斯兰教、了解回族、了解阿訇提供了一个窗口。

《达浦生评传》的成功给人一个启示,就是人物传记的写作,必须要重视田野调查。由于作者李健彪本人的祖父与达浦生大阿訇有亲家之谊,作者的姑妈是达浦生的大儿媳,从小就听过一些达老的故事,但作者并没有拘泥于这些,而是前前后后又深入北京、南京、西安、兰州、宝鸡、六合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走访,采访了大量的知情人,包括亲属、学生、房东的后人等,并三下达老的家乡南京六合搜集资料,甚至在陕西宝鸡找到了当年达老安葬其母的墓地。可以说,书中的许多资料都是作者走出来的,为写好《达浦生评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健彪长期以来重视对阿訇的研究,先后为哈德成、马松亭、陈广元、马良骥等一批知名阿訇撰写过报告文学。他认为,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而言,阿訇是教门的柱子,有了柱子的支撑,教门的大厦才不会坍塌。阿訇在中国回族历史的长河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从回族和中国伊斯兰教的形成、发展来看,阿訇的确是一个不该被忽视的群体。然而长期以来,不论是回族学界,还是伊斯兰教界,对前辈阿訇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作者也期待能有更多的人关注阿訇的生平、学识和传承,只有全民族都来关心民族发展的历史脉搏,回族民族才会更有希望。






(作者单位系西安莲湖公园文化资源部,原文刊载《中国穆斯林》2017年第三期)
发表于 2019-4-8 20: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知感,在某宝上可以买到的。
发表于 2019-4-8 22: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8 23: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更多的人关注阿訇的生平、学识和传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20: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