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85120|回复: 2

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30 22: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真护城 于 2019-7-30 22:53 编辑

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  中国元代回回政治家。全名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al-Sayyid Shams al-Din‘Umar),今译“赛义德·舍姆斯丁·欧麦尔”。赛典赤意为“先生”、“首领”,指圣裔;赡思丁意为“宗教的太阳”,乌马儿有“长寿”之意。原籍中亚不花刺(今布哈拉)。赡思丁于13世纪初东迁充任蒙古成吉思汗的帐前侍卫,窝阔台汗即位后,任丰、靖、云内(今大同、呼和浩特一带)的都达鲁花赤,后改任太原、平阳二路达鲁花赤。宪宗时任燕京路总管、采访使。忽必烈即位后,升为燕京路宣抚使。至元十一年(1274),赡思丁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为云南设立行省的第一任行政长官。任职期间,改革行政体制,设置郡县,把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改为路、府、州、县,路设总管,府设知府,州设知州,县设县令或县尹。加强了元王朝对云南的中央集权制统治。为发展社会经济,建立军民屯田12处,使农业人口和耕地面积都有显著增加;大力兴修水利,在鄯阐(今昆明)地区筑坝修闸,挖堰开塘,疏浚河水,兴建了农田灌溉系统工程;委任汉官张立道修治滇池,开凿了滇池下游宝象、马料等6条人工河;因云南“无粳稻聚麻,教民播种”,推广稻谷种植,改进养蚕事业,使农桑得以发展,改善交通条件,在至元十三年至十五年间(1276~1278),命乌撒总管爱鲁负责重修从鄯阐经乌蒙(今昭通)到叙州的水陆驿站道路,使该干线成为云南、四川、贵州的交通要道;在云南境内设驿站78处,加强了云南和燕京及中原各地的联系。注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至元十三年在鄯阐五华山修建学校,劝导各族子弟入学,修建孔子庙、明伦堂,宣扬儒学,设立侧景所,观测日月蚀和推算四时节令,设立惠民药局,治疗疾病,供给药物;关念民间疾苦,贷牛种、耕具等,减轻人民负担,百姓“由是远近翕然俱来”。对各少数民族首领采取团结方针,缓和了民族矛盾。处理一般民间纠纷时,持平办理,疏通引导,使之和睦相处,史称他“秉政六年”,“旧政一新”。
在赡思丁入云南后,大批回回人随同入滇,是为云南回族的来源,伊斯兰教也随之传人。史称赡思丁为别庵伯尔之裔,即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裔,亦为宗教世家,对宗教事业十分重视。他在当时的昆明、大理、临安等地相继建立了清真寺。据《马可·波罗游记》载,他曾在押赤(今大理)城中见到有“撒拉逊人或伊斯兰教徒”。相传赡思丁曾在昆明建清真寺12座。今正义路的南城寺和金碧路的永宁寺相传即为他所建。
赡思丁政绩卓著,为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宗教、民族等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逝世后,“百姓巷哭”,人民怀仰,“邦之父老入请诸朝刻石颂功,立庙祀之”。“交趾王遣使者十二人齐经,为文致祭,其辞有‘生我育我,慈父慈母’之语,使者号泣震野。”因其功绩甚伟,世祖诏云南守臣:“尽守赛典赤成规,不得辄改”。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对元初社会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作用。尤其是在担任云南平章政事(官名,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的六年间,对云南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南行中书省后,派其为云南行省的首任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在云南6年中,“兴滇之心,事滇之子”兴利除弊,大胆改革,深得民众拥戴。至元16年(1279年),赛典赤·瞻思丁死于任上,送葬群众“号泣震野”。忽必烈闻讯后,“思震典赤之功,诏云南省臣尽守赛典赤成规。”大德元年(1297年)追赠赛典赤为“上柱国、咸阳王”。
赡思丁生有5子,长子纳速刺丁,于其父逝世后,曾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次子哈散(今译“哈桑”),为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三子忽辛(今译“侯赛因”),曾任云南行省右丞;四子苫速丁兀默里,为建昌路总管;五子马速忽,为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其子孙对云南地区也作出了许多贡献,对回族和伊斯兰教的发展同样起了很大作用!
发表于 2019-9-2 20: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9-3 17: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得到教内外群众和官方的广泛认可,实属不易,足见赛典赤巴巴的品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8 20: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