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03530|回复: 3

《华寺老太爷的棍》――作者:一位尕满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6 14: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很有幸读到了《太爷的拐杖》这么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华寺老太爷的拐杖,两条拐杖代表了老太爷为教门奋斗的一生,看的让我热泪盈眶。“手拄着拐杖,肩负着背夹,一年年一月月跋涉奔波,终老在积石山脉,黄河渡口。”摘自《太爷的拐杖》
    更有幸的是,我的恩师马宇宙阿訇曾在老太爷劝化藏民的卡里岗开过学,跟他一番密切的交流之后,我对老太爷的拐杖更是产生了敬爱之情。
    华寺老太爷,中文名:马来迟,道号:“艾比福图黑”,华寺门宦创始人。生于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古历12月12日。全国劝化非穆斯林归信正教人数最多的先贤,公元1766年古历9月初8日归真,初9日葬于临夏西郊。在甘肃,青海等地清真寺任教长,并传授苏菲主义‘虎夫耶’学理,培养了很多‘外里’以及大批优秀的阿訇、伊斯兰学者,受到各地穆斯林的拥护,足迹遍及全国,信徒达四十多万人,奠定了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基础。
   老太爷在麦加道堂进修之后,先在临夏周围等地传播伊斯兰教,感化了很多穆斯林群众。肩负使命与责任的他,毅然选择了去循化,上化隆,过黄河,上藏区,把伟大的伊斯兰传播给更多的人们。
    宽广的黄河夹杂着泥沙一路奔腾而下,从循化这边放眼望去,黄河对岸的大山巍然屹立,远处隐约群山直插云端,给人一种雄伟磅礴之气势。
    老太爷到了循化黄河边上,此时河边藏族迎接活佛过黄河。不让其他人渡船,这时老太爷骑上马,叫随从抓住马尾漂浮水面而过。当下循化的一些藏族归顺伊斯兰。
    有一次,黄河对岸的藏民追赶老太爷,准备要杀害老太爷,老太爷跑到黄河边,太爷把拜毯铺在黄河水面,跪在上面漂流而过,追赶老太爷的藏民当时归信了伊斯兰。
    还有老太爷在循化等地方祈雨、止雨的“克拉麦提”的感化下,当地大部分藏民群众皈依伊斯兰教,之后老太爷一路向上,徒步经过崇山峻岭,历尽磨难,来到了‘卡力岗’大山。
    老太爷对这里的藏族由浅到深逐步讲解伊斯兰教义,老太爷最初只要求他们念一遍清真言就成为了穆斯林,然后老太爷让他们改掉不穿裤子的习俗,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和脸,发展到伊斯兰的大小净。然后礼拜,斋戒、交天课、朝觐。一步一步的把伟大的伊斯兰教导给了他们。这些藏族人从此便世代信仰伊斯兰教。虽然他们是不同的名族,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仰,那就是伊斯兰。是信仰让他们成为了我们的兄弟。
        老太爷渡过黄河以后,背着经典,骑着小驴向深山行走,这里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相连的地带,漫山遍野生长的只有白杨和黑刺树,还有稀疏的一些杂草,每年的降雨量又是何其稀少,空气中时常夹杂黄土的干涩滋味,但每一棵白杨深扎黄土之地,根深蒂固,枝干坚实,努力顽强的生长着。经过一段崎岖的羊肠山道后,老太爷小驴卧下了,老太爷在这里稍作休息,此地群众为了感恩老太爷,就在小驴卧下的地方修了一座清真寺,每年的“阿海热主麻”(斋月的最后一个主麻)他们都要一起到这里做主麻。
    而恩师马宇宙阿訇开过学的地方,距离这个地方向北五六公里左右,而老太爷的拐杖在大山纵深之地‘卡力岗’的腹地的一户人家里,这户人家的旁边就有一座大清真寺,是老太爷当年亲自修建的,也是老太爷居住时间较长的地方。
       恩师马宇宙勤奋好学,念经多年以后,生活的重担促使他要走上打工之路的时候。真主对他的襄助和提拔,经亚热介绍,让他到‘卡力岗’大山的一个小山区开学,听别人说,那里全都说藏话,很多人连汉话都不会说,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阿訇心里想,每个念经人自念经开始,都有一个阿訇梦,一个为教门奋斗的情怀此刻是如此的强烈,我要走老一辈先贤、大阿訇的路,继承他们传播教门的事业,哪怕再苦,我也要去!
       就这样,恩师身穿长衣,背着简单的行李和经典,胸藏使命与责任向这个地方去了。
      从恩师给我看的照片来看恩师开学的地方两面都是山,一片荒芜,寺旁边稀疏的住着些人家,周围小山头三两家一伙的住着当地的群众。寺院宽阔宁静,大殿前面两旁各有两棵松树坚实的生长着,好像它们寺里的守护员一样,大殿装修了玻璃幕墙,以抵挡山区寒风。顶部的蓝瓦一竖竖整齐的排列着。
       恩师到了这个山区清真寺以后,住在寺旁边一栋土块建成的小茅屋。据介绍,这是当地老学东住过的房子,房子周围杂草丛生,家门只是两堵墙,之间夹着一个拱形墙,上面缠绕着树藤。经过岁月的洗礼,窗台、墙体的黄漆已残缺不齐。
    从恩师的当年照片来看家里的家具仅有个烤箱,炕头放着一个柜子,上面放着经典,墙体挂着几个食品袋,里面放着些生活必须品。阿訇的女儿在炕上斜睡着,脸很红润,娇嫩。
     就在这里,恩师马宇宙阿訇在实践他念经的“宁也体”。
    后来,一个群众告诉他,不远处的一户人家收藏着华寺老太爷的拐杖。他想,有机会的话他一定要去看看老太爷的拐杖,去探望老太爷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过了不久之后,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一个乡老,乡老爽快答应了要带他去,又是一段崎岖的山路,车走走停停,一路颠簸,终于到了卡力岗大山收藏拐杖的这户人家门口,下车进门之后,老人迎了上来,互道‘色俩目’之后,老人邀请阿訇和乡老进入房内,乡老用藏语解释了来的目的,老人拿出了华寺老太爷的拐杖,阿訇手握拐杖的中心,仔细的端详着,一遍遍的抚摸着。从图片看到这是一根坚硬枣木做成的拐杖,紫红清漆。拐杖的一端包裹了淡黄的铜,显得格外耀眼。拐杖上零星的挂着几个铜环,在拐杖的中上部深深镂刻着“沙赫·艾布福土哈”两行经字,就在这两行字的背面刻着波斯语好像某某君王赠“沙赫·艾布福土哈”,阿訇双手谨慎托起拐杖,同行的老乡为他拍了照。
   老太爷的拐杖,代表着老太爷甘守贫苦,传承圣教的一生。此刻我的脑海中浮现着:手拄着拐杖,头戴白帽,肩背着背甲,心载着使命与责任,老太爷在黄河边一步一个脚印,坚实而稳重,直抵群山纵深之处……
     恩师走的是华寺老太爷的道路,也是老一辈先贤,大阿訇们的道路。他开学至今,始终把ysl 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以“教门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努力实践着他的宁也体与使命。同时,为了追随老太爷的道路,阿訇把老太爷的“卯力迪”开成满啦们的必讲课本。让满啦们不仅会念,还得知道里面的深刻含义,加强满啦们爱圣人,喜圣人的伟大与尊贵。
      教门来之不易,使命任重道远。
      重走先贤之路,扬起圣教之帆。
                                             
         
     作者:敏世俊
                           
发表于 2020-4-6 17: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门来之不易,使命任重道远。
      重走先贤之路,扬起圣教之帆。

发表于 2020-4-6 22: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赞真主,给我们慈悯了众多的贤人坚定我们的信仰
发表于 2020-4-6 23: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门来之不易,使命任重道远。
      重走先贤之路,扬起圣教之帆。


珍惜珍惜再珍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09: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