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79987|回复: 1

鲜为人知的黄埔军校中的回教大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4 22: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鲜为人知的黄埔军校中的回教大队


——皖医之声



2020-10-14_22-09-51.jpg
       战争时期,黄埔军校校务委员、回族将领白崇禧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军训部长、桂林行营主任,权倾半个中国,在他的“兴教建国”口号下,指示设在桂林李家村的“陆军军官学校(黄埔桂林第六分校)从1937年即第15期起,在全国各地主要是山东、河北、河南、云南等敌占区招收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回族青年到广西桂林黄埔六分校入伍深造,组成回教大队。同时,白崇禧又以中国回教救国会理事长的名义,指示各省的分会、支会积极协助、组织回教青年踊跃报考。第15期本想招收300人,结果有1000多人报考。

       据有关资料记载,云南录取考生300多人。当时的省长龙云不同意这一大批有为青年离开云南,想方阻拦。于是在马区队长、合连长、马教官等三位回族上司率领下,学生队伍打着“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回教学生队”的大旗,从云南开远出发,经文山——广南——剥隘,进广西百色,经南宁——柳州到桂林,经过两个月的艰难行军,住过不少清真寺和回族村镇家庭,终于到达目的地。山东则是接到“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筹委会”于1937年中秋发出的正式“紧急通知”:“国家正处在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为了挽救垂危的中华民族,全国总动员,人无分老幼,地无分南北,人人均有守土抗战之责。
       回教青年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团结起来参加抗战。为了兴教建国救国共赴国难,望各地分、支会接到通知后,通知属郡回教青年,凡年满18岁以上,24岁以下,具有中学文化程度者,动员报名参加军事训练,由分会负责保送汉口,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宁分校(后为桂林六分校)驻汉口办事处报名考试。”山东回教救国会即以分会的名义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各地支会和清真寺积极动员和组织回族青年报考。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到11月中旬,全省有300多人报名,经过面试与笔试后录取了243人(仅济南就有32人,青州28人)。这批学生乘军列由武汉到衡阳,由衡阳徒步行军9天,于12月中旬到达桂林。黄埔第六分校(桂林)第15期学生因为回民人数多,被编为两个队。以后,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即从第15期到20期第六分校被裁撤,连续招收了五期回族学生,每期300至500人,再加上其他分校回族学生在内,经过2至3年的军事训练,五期共有二千多回族子弟毕业后被分配到华东、华中、东南、华北以及西北抗日前线,不少人光荣牺牲,为民族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020-10-14_22-11-00.jpg
       据统计,仅河南孟州桑坡一个村就先后有38名学员毕业于步兵、炮兵、工兵、通讯兵等科目,其中5人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另外,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福建、安徽、海南,甚至香港华侨中也有入军校接受军训深造的回族子弟。如云南沙甸村10多人,广西桂林30多人,河南桑坡村一个家庭竟有 4人到黄埔六分校入伍深造。
       黄埔军校六分校设在桂林东南市郊的李家村(今奇峰镇),离成达师范不算太远。由于白崇禧、唐柯三、马松亭等都是回族著名人士,都非常支持关心和重视穆斯林的人才培养,在“兴教建国”“救国救教”的口号下,以培养军事人才为目标的黄埔军校(桂林六分校)与以培养“三长”人才为宗旨的成达师范,从领导层面上就必然地结成浓烈的伊斯兰教情结。同时,黄埔六分校回民大队与成达师生都是回族,又多来自外地,他们是同胞也是教胞,既是乡亲又是教亲,强烈的民族感情与杀敌报国的爱国热情紧紧地把两校联系在一起。成达师范的马绍雄、杨廷候专门负责与军校的交流,不断增进感情。成师增设的军事训练课目,则聘请军校教官去讲课。而成师的谢松涛老师(训育主任)则在主麻聚礼日或宗教节日时,经常到军校领拜,讲卧尔兹。军校过重大节庆,则邀请成师全体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还有的人既是军校教官又是成师教员,如伊斯兰教学者马全仁 (1892-1949),于1929年成达师范迁北平后被聘为首任训育主任,1938年任黄埔桂林六分校回教大队筑城课上校教官。成达师范改成国立后,他受聘为教务和训育处主任。成师迁重庆后,他任教义教员,尽管他因抗日有功晋升为少将,但仍供职于成师,直至1949年成达与西北、燕山两中学合并为回民学院后归真。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众所周知黄埔六分校与成达师范上层领导间关系密切,感情至深。白崇禧每到军校视察,总要到成达师范训话和看望师生。唐柯三每到桂林也总是到黄埔给回民大队讲话。1940年黄埔15期回教大队毕业典礼时,成达校长唐柯三应邀到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国难方殷,正是男儿报国的好机会,如能有所建树,不但个人前途有莫大希望,即宗教也为之生色”。勉励大家“为国家效命,为宗教增荣”,并且动员了多名军校学生到西北回族地区去工作。

       黄埔回教大队与其它的军事教学和训练没有什么两样,所不同的是保持着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和伊斯兰教信仰。在过严格的军事生活的同时,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从黄埔第15期起,虽无随军专职阿訇,但大队和基层负责军官都是回族,有的有很深的尔林(宗教学识)和严格的宗教操守。总队长安舜(宾尧)少将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筑城教官上校马全仁不再赘述,兵器教官哈振邦上校,几位中校教官,区队长朱云峰等,区队副杨伯汉等从上到下,都有回族干部与回教大队生活在一起。尤其应该一提的是主任政治教官尹光宇上校(后为少将)英文、阿文都很精通,曾留学英国博士学位,又到过中东朝觐,是位投笔从戎的儒将。每到主麻日,他或者在桃花江教学生洗大小净或在操场上教学生做土净。由他领拜,认真过好聚礼日。每到斋月,回教大队官兵都要集体封斋,但军事科目和各种操练都不能停止,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但大家精神饱满,纪律严明,深受黄埔其他连队的称赞和羡慕。一个姓韦的上校还为此而皈依了伊斯兰教。经过学校研究同意,黄埔15期回教大队还正式成立了教务委员会,每个礼拜听尹光宇教官讲一次伊斯兰教义,并且可以油印教义小册子,广为宣传。开斋节、圣纪节、古尔邦节等伊斯兰教三大节日,都要放假一天。为了更好地规范学员的宗教生活,由政治教官尹光宇,筑城教官马全仁等起草并经校方同意,黄埔15期回教大队还根据军校交际情况,制订了15条严格的“礼拜规则”,要求回族学员认真执行。
       由于当时“兴教建国”的目的比较明确,学员训练艰苦,宗教操守严格,军事素养很强。1944年,日本侵略者为了打通中国大陆,在攻陷长沙之后,又准备大举进攻桂林。黄埔19期两个回民队约300人奉命在湘桂接界的龙虎关阻击日军。他们斗志昂扬的投入战斗,仅用7天时间就修好了牢固的防御工事。当日军一个师的兵力分二路来时,两个回民队出奇伏击日寇一支骑兵队,击毙其指挥官,胜利完成阻击任务。日寇又以一个营的兵力向我阵地猛烈进攻,但却扑了个空。第二天,日军主力向我主阵地猛烈反扑,又遭两个回民队和一个回民训练营有力打击,迫使日军不敢冒进而退却。此次战斗,虽然损失惨重,但回民队伍初战告捷,大大提高了士气,增强了民族自尊,为穆斯林赢得了荣誉。

发表于 2020-10-16 21: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赛瓦布分享不忘历史,令人自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19 12: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