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楼主: 阮金达

《逻辑哲学与真理》作者: 阮斌阿訇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15: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者永恒运动的对立、矛盾、统一构成不灭的“否定之否定”的封闭性的圆周运动。于是“自为自在”永远生生不息地走出自身之外,又回归于自身之内。它既是 “一”又是“多”。既是“无限”又是“有限”。而量子力的分离性与连续性有恒地处于对立的辩证矛盾的统一之中。它的不间断的分离造成了它的连续性。从而它的不间断的连续性则又造成它的分离性。两种环节其大小一样,这就是“自为存在”的“绝对同一性”之所在。而“逻辑实体”作为“通有”,就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也是存在中的实在。但是存在之所以是实在,它是具有自因的。它也不是动无空隙因而处于内在不安息之中。而它的自因在它起动前是处于潜在的领域中。当它起动后就转为它的“根据”。所谓起动就是指“实体性”的存在的自身反思。而反思叫“自因”,反思的对象即“所思”。这就是使作为自因的反思从而造成“根据”。换句话说“存在”的反映造成了“根据”。

[ 本帖最后由 阮金达 于 2009-2-4 18:47 编辑 ]
发表于 2009-2-4 20: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
赛挖补!
有时间一定仔细的体会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22: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整个宇宙的万类霜天,由此“根据”而发生。因为“最高实在”具有“存在”与“反思”的两个环节。而“最高实在”作为自身反思就是使世界发生同时出现唯一的“根据”。因此“根据”作为内因它在“逻辑实体”的存在中则是一种自因。这种“逻辑实体”的反思就意味着“逻辑实体”走出自身外,从而转化为“自在自为”的存在。这就是排除了“数一”而转化为真正具有统一性的“真一”之中。这里所谓数一不过是“自为存在”的本性所具有的产物,是“量”的集中表现。也就是“双重否定”的无限性,它就必然要导致复多。于是在量中一切数多之数的统一性便是“数一”。而“真一”是唯一“自在自为”本质“数一”则是“量”。或者说“真一”是“绝对必然性”。而数则是它的“偶然”。然后质与量的统一造成世界一切事物千差万别的量度。接着量度既是“数”,而数的统一性便是“数一”。当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其轻重等于数一自身的“引力”。我们把这个叫做内涵量。而其量本身所具有复多性,它便是数一产生的“斥力”。它就是“数一”这个概念的外延量。

[ 本帖最后由 阮金达 于 2009-2-5 01:5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09: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知道在“逻辑实体”的领域中,其间接性是潜在的。在本质的“主体性”中其潜在性是显现的。当开初“自为存在”还是自在之质时,于是它本身只能是一种自我关系。而它的基本规定不过是一个通有。实际上是一种三性的空间观念。或者叫它为直接性。当它否定自身扬弃通有时,于是动在静中,它才开始区别自身、分化自身、从而进入“自在自为”的活动之中。并显示出“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双重否定性来。接着启示自身于千变万化的内在与外在的不安息的状态之中。这种包括者自身差别的无限否定,从而又展现出对差异性的无限否定的统一性。于是,这种统一才称为“真一”的绝对统一。但是统一是短暂的不统一则是永恒的,这叫做时空观念的流逝。而自身关系的同一性则是统一性。具有差异物的统一性才是真一性的本性。所以“排斥”与“吸引”的同一性是世界最内在的持存性。丧失了这个同一性的持存性,万物就要顷轧。世界就将要完全地崩溃。就是说世界是必然与偶然的统一。
发表于 2009-2-5 11: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慢慢体会其含义,不错的文章
关注中~~~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23: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色蓝!对不起,重复了。

[ 本帖最后由 阮金达 于 2009-2-9 00:5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00: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必然是通过偶然而显现的。这种作为持存的“同一性”只有在“自为存在”的真一性中,才能得到统一。这就表明是“最高实在”之所在。也就是大权之全。于是“自在自为”才表明自身是绝对的“一”,从而才是真一。真正的客观必然性却是感性直观不到的那种顽幂性化了的理性。这可从纯存在开始时这样来见证它。即它进展到“自在自为”的存在。换句话说从自然界的角度则是从“通一”到“真一”,从而由真一性外化为量的复多性。与此同时“一与多”的统一构成数。从而复多量的统一构成或转化为“数一”。于是就进一步发展为事物之“量度”,这就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这种统一体的无穷解组构成了一定量的新质组合体。这种量变达到一定的量度时从而迫使新质产生,世界就永恒地处于这种质与量的变态之中。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在这万变之中却具有一种不变的共性。它永恒地保持着自身的同一性从而与万事万物同在。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09: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宇宙间的“基本常量”或者叫万物之“类”。他贯穿在一切事物中却直观不到它。这就是世界万物的共性本质,也就是物质世界中的顽幂的最基本的万物之“类属”。他只是理性的一种直观。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类”作为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普遍性,是万变之中的不变。我们说物质世界的三位一体是逻辑、数学、物理。在这里“逻辑”是宇宙的普遍性,而“数学”则是具体性,“物理”则是宇宙万物的现实性。我们认为“类”是一种潜在于事务中的具有客观逻辑规律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在所有的生物界中其变异性的永恒外化,也丝毫不能改变“类”这个同一性。就是说不能转变其事物的共相。而类通过物性现象的常在,从而体现为一种具有理性直观的那种客观逻辑规律性。换言之就是世界一切事物的“现实性”。因为这种现实性则是客观逻辑规律的反映。因此它是客观必然性的“是如此”,却不是主观性的“应如此”。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11: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它永恒地等待着人类按照客观逻辑规律去意识它,从而使“应如此”的主观逻辑性转化为“是如此”的客观逻辑规律的认识性。我们认为自在的因果关系转化为自为性的时侯,宇宙开始出现了。与此同时就标志着时间的出现。而宇宙的出现本身就是因为内含着因果性的时态观念。而逻辑规律的因果性通过数学形式而统治者宇宙。从而宇宙的存在性只是因为逻辑观念“对称性”。因此对称性是永恒的,除非造物主安拉的意念转化。我们说因果性就等于是在时间观念中。因此“绝对存在”就进入关系中。于是“逻辑实体性”、“因果关系”、“相互作用”构成了时态的三性。因为没有时态什么也不能直观。在这里我们想引一节《古兰经》的奥义从而加以深刻的理解。古兰经第八十七章第一、二两节里说:“你当赞颂你至尊主的大名超绝万物,他创造万物,并使各物均称。他预定万物而加以引导”。我们说认识世界的宗旨主要是要阐述“逻辑实体性”是宇宙的客观必然性规律。而哲学则是对这种宇宙客观必然性规律的认识。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22: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宗教则又是在“逻辑实体”的千变万化的规律中,必然要出现多种意识不同层次的变革,从而采取各自为是的宗教崇拜。这是因为宗教信仰,还没有通过思辨哲学这座桥梁之故。于是在人类社会中也就必然要产生各种不同层次的宗教信仰的顽强表现。因此本书唯一的宗旨就是在于努力阐述这三者(逻辑、哲学、真理)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的规律情况,企图加以说明。这是由于人类的理性意识水平不同的限度所产生的成千上万差异之所在。从而是哲学对“逻辑实体性”的规律的认识,出现多种不同的高低层次。与此同时,也就必然的要出现多重不同的宗教崇拜。这是本书要立足表达的核心和目的。希望能达到构成认识本书的内容及其目的。我们认为事物的进展,具有他的对称性,因为万物是相对而存在的,又是相对而发展的。但是天体运动的相对性,则是以“对称性”为前题的。因此宇宙间的一切物质运动,一旦丧失了“对称性”,从而也就丧失了存在。因此天体之间的运动媒介,是凭借“引力”与“斥力”的永久平衡为条件的。丧失了这个前提,宇宙天体全部消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20: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