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2622|回复: 1

赛义德·候赛因·纳斯尔谈精神之道(塔利格)——苏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3 17: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菲教团、苏菲之道的理论和实践伊斯兰教的内在性或隐秘面大多体现于苏菲之道,虽然在什叶派思想中也能找到这种秘教成分。苏菲之道(Sufism)一词源自al-tasawwuf,意指与通向真主之路(al-tariqahi1a’Llah)有关的教导和实践。根据圣训,通向真主的道路有很多,如同阿丹(亚当)子孙众多一样,尽管不用多说并没有出现无限多的道路,但一段时间过去,为数众多的精神之道塔利格(tariqah)确实发展起来了,它们过去和现在都能迎合不同的人类精神和心理类型。通常被称为苏菲道团的这些道路一直保护并增生伊斯兰教冥秘教义至今,在伊斯兰教社群里仍是一个重要元素。

        苏菲之道就像伊斯兰教本体的中心,表面上是看不见的,但它为整个组织提供了养分。它是内化伊斯兰教外在形式的一种内在精神,并使得外界通道得以通向内在的天国,在我们的存在的中心,即:心灵中都有这样的天国,但因为心灵的冥顽,我们大部分仍停留在无知的状态;这种心灵的冥顽在伊斯兰教看来是与善忘罪(al-ghaflah)有关的。苏菲之道为此病症提供了“赞念”(al-dhikr)这种心灵治疗,赞念也就是牢记、提名、诵念以及最终与心合一的最精纯礼拜;这在伊斯兰教看来正是“仁慈的宝座”(‘arshal-rahman)。赞念又可谓冥想法,整个苏菲之道一方面奠基于赞念及有助赞念的行为;另一方面又奠基于展示一种认知真实的知识,让人们得以从中做好走向真主之道的准备,也为赞念做好心与灵的准备,同时在悟道(realizedknowledge,al-ma`rifah或`irfan)的形式下,这种展示正是路上的果实。在通向真主的道路上,人们开始有敬仰和畏惧真主(al-makhafah)的感觉,就像《圣训》所说的,“智慧的开始是畏惧主”,接着他会热爱真主(al-mahabbah),对此,《古兰经》主张:“真主喜爱那些民众,他们也喜爱真主。”(5:57)同时,这条道路上妆点着在苏菲之道中从未与爱分隔的灵知灼见。

        苏菲修道者的生活原型就是至圣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生活,而且在整部伊斯兰教历史上,没有其他团体像苏菲教团如此挚爱穆圣,或是像他们一样凭借这般热忱致力于仿效穆圣的言行。苏菲修道者颂扬的美德以及他们欲借之美化灵魂的就是穆圣的美德,而前文述及的穆圣的夜行登霄正是苏菲之道中所有精神升华的原型。伊斯兰教的隐秘义理在至圣穆罕默德身后传给了他的几个同伴,其中最重要的是大贤阿里,他是穆圣和几近所有苏菲教团之间传承序链(al-silsilah)的联结,这样的传承联系起一代又一代的苏菲修道者,最后可追溯到至圣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其他少数几个同伴比如阿布·贝克尔和第一个饭依伊斯兰教的波斯人萨尔曼·法尔斯(Salmanal-Fars)也在这个自公元8世纪(伊历2世纪)起被称为苏菲之道的隐秘义理的早期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这一个连接同济成员与8世纪苏菲修道者的先行世代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人物是巴士拉(Basra)的大教长哈桑·巴士里(Hasanal-Basri),他有许多学生,其中包括了来自耶路撒冷著名的女苏菲和诗人拉比娅·阿达维亚(Rabi`ah‘Adawiyyah)。

        继美索不达米亚的苦行僧以及紧随哈桑而来的苏菲修道者之后,苏菲之道渐渐地发展出两大学派,分别与当时的巴格达城和呼罗珊(Khurasan)有所关联,也各自产生许多杰出的苏菲修道者,前者以“清醒自制”、后者以“醉心沉思”而为世人所熟知。这时候,苏菲修道者聚集在个别导师周围,组织松散而非正式。公元9世纪(伊历3世纪)时,类似这样的最著名团体是巴格达的朱乃德(Junayd)圈子,他有许多弟子,包括著名的曼苏尔·哈拉智(Mansural-Hallaj)。哈拉智表面上因为在公共场合宣称“我即真理”,真理是真主的一个美名,而被控异端罪名处死,但实际上这却是一场政治谋杀。在呼罗珊一样出现了众多导师,有些甚至声名至今不坠,其中包括了伟大的巴亚兹德·比斯塔米(Biyaz记al-Bastami)。公元11世纪(伊历5世纪),也正是在呼罗珊,著名的波斯神学家和苏菲修道者穆罕默德·阿布·哈米德·安萨里(MuhammadAbuHamidal-Ghazzali)进行了一场对抗教法学家、解释学学者、神学家,捍卫苏菲之道的思想论辩。呼罗珊更是波斯苏菲文学的故乡,而波斯苏菲文学改变了亚洲许多地区的精神和宗教色彩,然后在公元13世纪(伊历7世纪)因贾拉尔丁·鲁米而达到颠峰。

        从公元11世纪(伊历5世纪起,苏菲之道更加有组织,苏菲教团或谓塔利格就如我们今天所知的那样出现了。最早的教团是今天仍然存在的嘎迪忍耶(Qadiriyyah)和里法伊耶(Rifa`iyyah)教团,这些道团向来以其创立者之名而命名,创立者在其天赋权力上,可用自己的规定和体验建立新教团。这些教团中,比如毛拉维(Mawlawiyyah,编按:A'旋舞道团)教团是由鲁米创立的,沙孜林耶(Shidhiliyyah)是由谢赫阿布·哈桑·沙孜里(ShaykhAbu'1-Hasanal-Shadhili)创立的,而乃格什班迪(Naqshbandiyyah)则是由谢赫巴哈T?乃格什班迪(ShaykhBaha’al-DinNaqshband)所创立。这些教团全都建立于公元13至14世纪(伊历7-8世纪),也都在地理分布上有广泛的支持者。其他如埃及的阿赫迈迪耶(Ahmadiyyah)教团或者波斯的尼玛图拉希(Ni`matullah动教团,即便有大量的追随者,但直至最近以前还是一直受限于某个特定地区。

  苏菲教团由一个层级制度所构成,在最上层是惯称为谢赫(shaykh)的精神导师,他或她有着不同等级的代理人,这些代理人掌管教团事务,有时也提供精神上的意见,甚至拥有许可人们进人教团的权力。然后是弟子,通常称为穆里德(murid,决心遵循精神修炼道路的人)、法基尔(faqir,按字义是穷人,意思是那些认识到自己的贫困,而一切财富皆属于真主的人)或者德尔维希(darwish,波斯语,意思是卑贱和低下)。苏菲修道者通常不以这一阿拉伯语或波斯语词称呼自己,苏菲(sufi)一词是为那些已经到达道路终点的人所保留的。谢赫或其委托代理人根据可溯至穆圣时代的仪式来引介弟子入道团,从此以往,弟子在指导下走向以接近真主为目标的修炼道路,在真主的无限中自我消解(al-fang’),复又在其中获得重生(al-baqa’)。

  精神旅程也可说是由三部分所组成:有关真实本质的教义达到真实的方法,以及如何以美德美化灵魂和如何驱除破坏灵魂与精神结合的迷障与污点的科学和方法,或用另一个苏菲的象征来说,揭去遮蔽“心灵之眼”(‘aynal-qalb或chism-idil)的面纱,这面纱使心灵之眼看不见真主也无法视万物为真主显像,只看到昏暗和面纱的显像而已。虽然在伊斯兰教历史的后期,苏菲之道变得愈见精细详尽,终成一栋玄学大厦;特别是经过公元13世纪(伊历7世纪)伊斯兰教灵知论大师穆罕印迪·伊本·阿拉比(Muhyial-Dinibn‘Arab)之手后,但苏菲之道最终总是两句清真言的注释。他们学说的最高真理仍然是独一的理论和《古兰经》的训示,其内在意义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有所阐述。

  至于方法,贴近真实的主要手段是赞念。每一个教团的导师都会根据弟子需要而设计特定的冥想法和祈祷法,至于心灵修炼和美德的陶冶则是每一个苏菲教团都强调的部分,从更普遍的意义来说,苏菲之道就是陶冶精神上的美德。就某方面而言,形而上学知识和修炼方法都属于真主。弟子的奉献就是实践美德,并且利用意志不断抗拒心灵上负面的和情感的趋向,然后在方法和穆罕默德恩惠(al-barakatal-muhammadiyyah)的辅助下,心灵的铅块化为黄金,肉体灵魂的沉重物质被弃,像岩石那样滚落下来,变成一只老鹰,朝着天上的太阳振翅飞去。

  苏菲之道向来在伊斯兰教传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至今亦然;过去数百年里,它在伊斯兰教的知识生活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多方与教义学和哲学产生交互作用。它一向是伊斯兰教艺术的源头,而这个艺术中最伟大的一些作品也是苏菲修道者的创造,特别在音乐和诗歌的领域里更是如此。对于伊斯兰教的社会生活而言,它也一直很重要,数世纪以来,苏菲之道不仅振兴了伊斯兰教伦理学,苏菲教团更是透过和各类行会(asnaf和futuwwat)的关系而直接影响了这个社群的经济生活。苏菲之道还发挥了可观的政治影响力,有几次,苏菲教团甚至建立起完整的王国,如波斯的萨法维(Safavids)王朝和利比亚的易德里斯(ldrisids)王朝。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和波斯社会之外的传播媒介主要还是苏菲之道。
发表于 2017-2-3 23: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菲修道者的生活原型就是至圣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生活,而且在整部伊斯兰教历史上,没有其他团体像苏菲教团如此挚爱穆圣,或是像他们一样凭借这般热忱致力于仿效穆圣的言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01: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