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20373|回复: 13

你知道“教门”二字的意思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3 15: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回学馆  马在渊

你知道“教门”二字是什么意思吗?
从教门二字看教乘和道乘的一贯性


小记:有客来闲谈,忽问到“教门”二字做何解?就“教门”二字来源谈及,客欣欣然而去。姑就谈话大概略作整理成小稿一篇。 记于慈慧胡同。
“教门”这个词,在我们穆斯林里从小到大,男女老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以说是天天挂在嘴上。教门在中国就是伊斯兰教的别称,过去外教的人称呼我们就说是教门人,教门除了是一个名词外,还成了一个形容词,说某某人虔诚,就说他很教门。那么这个我们祖祖辈辈都说的教门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啊,教门,这两个字不是阿拉伯语也不是波斯语,也不是中国穆斯林的创造,而是来自于中国佛教文化。读者不要吃惊,穆斯林的经堂语里有大量佛教、道教的词汇,中国穆斯林先贤并不愚蠢,对于异己的文化有自己清醒谨慎的判断,不要以为只有我们现在才知道维护信仰的纯洁性。伊斯兰在进入中国以后,一直在探索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信仰文化,经堂语的形成就是非常成熟的一个自我表达的语言系统。经堂语中的词汇,一般就是三大类,一种是音译,一种是自创,一种则是借用。一些非常精妙,而汉语表达不能到位的,只能用音译。汉语中本来没有,而可以通过造词来完成的,就选择自创。另外一些,原本汉语中就有的词,意蕴非常深刻,表达特别精到传神的,就干脆直接借用过来。
在借用过来以后,我们进行再阐释、深加工,一个从别的宗教嫁过来的词,在婆家完全变了另一个人。这就是文明的生生不息和中国汉语的微妙难言之处。就像“清真”一词从道教中借来,“礼拜”一词从佛教中借来一样,当穆斯林先贤对这个娶过来的女儿视如己出以后,那么大家都忘了她在娘家的名字了,都知道这个人是马张氏,他是马家的媳妇。所以至今,清真、礼拜等词汇,好像专属于伊斯兰,殊不知是马家从张家娶来的儿媳妇。
“教门”一词,也是一样,是完完全全从佛教借用过来的。这个词,是两个字,需要分开讲。教,是教下,门,是宗门。这是什么呢?这是佛教的两大修行流派,教下主要注重经论的学习,宗门注重心性的参究。佛教在中国初传时期,教门其实就是指法门教派,后来禅宗一出来,宗门就特指禅宗了,等到后来注重念佛法门的净土大行天下的时候,教下又似乎专指净土宗了。

一直到元代,教门这个词还是指佛教的。最晚到了明中期,教门这个词已经在国家的典章书籍和民间的碑刻中特指回教了,多以“回回教门”出现,明末的古典小说里“教门”作为穆斯林的专有名词大量出现在文本中。语言的流通,都是民间自发的约定俗成,不是政治上的法令贯彻。这个现象说明,穆斯林先贤们已经开始自觉地在中国汉语中搜寻,试图用本土的语言来阐释自己的思想。如何自称并像外界解释自己的宗教信仰?这是一个难题!但是先贤们凭借自己敏锐和眼光和精深的宗教体验,意外地从中国文化中挑选出了“教门”一词。伊斯兰教教道并重,兼顾两世。不但有对人们一般生活的指导,还有对追求心灵性命安顿的方法,前者是我们常说的熟知的沙里阿提(教乘),后者则是在认主道路上更高的追求——脱离盖提(道乘)。这不就是和佛教词汇中的教门所表达的内涵一致吗?既要经论的讲习还要心性的参究。所以一拍即合,大胆选择了“教门”这个词,来自称自己这个身心并重,知行合一的伊斯兰正教。
伊斯兰教从来都是教、道并重的,既要现世生活的自如有序,还要有内心的纯净透明。所以正统的伊斯兰学者从来都是教、道并重,不偏废任何一端的。但是,这里需要注意,教道并重这个说法,本身就有问题。问题的产生在于,教道开始分离,正因为分离了,才强调这个“并重”。其实在伊斯兰传统中,教道本来就是密不可分。可以说,教就是道,道就是教。教乘和道乘从来都是一不是二。后世的失学,逐渐偏废一端,不但有专门注重道乘,轻贱教乘的,更有只知道教乘,而不知道道乘,甚至反对批判道乘的。这,都来源于对宗教本身的认识不清楚。
任何一个健康的宗教,都要给人身、心,今世和后世的安顿。而我们至贵的穆圣所传的法门,就是五功,有人说五功就是教乘,其实只说对了一半,五功同时也是道乘。我们的宗教,从来没有教外别传之说。五功兼备了教道二乘。但是遗憾的是,现在许许多多的人,只知道教乘层面的五功,对于五功的内核全无了解。这就是我们会看到,有些人很“教门”,斋拜一点都不差,但是没有任何的灵性,很“教门”,但是无道德。常有人会遇到礼拜越做越感觉到麻木疲软,这就是缺乏道乘的开发,缺少了源头活水。还有一些人谈起心性活力四射,但是遇到实际的考验,却一下子就露出马脚,这就是没有教乘的训练。《天方性理》上有四个字“身心坚定”,如何做到身和心都坚定,这就需要教、道并修。“教门”一词,如此传神简洁地传达了我们伊斯兰教道合一,两世并重的真精神。所以,在佛教中成为两种分途,但在伊斯兰教却是完美的合一。

中国的格底目,从来都是有道乘的修养,不离开教乘单独谈道乘,这是非常悠久和优秀的传统。即便以苏菲明扬的门宦,如果抛弃了教乘,那么它所行的就不是教门。然而近代以来,无论是格底目也好门宦也好,都偏废一端,教门二字已经不健全,没有人知道教门一词暗含的意思就是教道合一。要么,只注重宗教功修的肢体行为本身,毫无灵性的训练,要么空谈灵性,而无实际的教乘功修。无论偏向哪一方,都将把教门的梁柱弄坍塌。
当你获得了道乘的指导以后,你才会发现原来教乘本身就是道乘,灵性的培育就在平常的五功之间,但如果没有道乘的启迪,你可能仍旧在麻木的重复动作中。为什么你道乘的知识很丰富,但是面对实际的问题,一点定力都没有呢?就是因为你教乘的功修不够过关。所以,一切秘密的都在最显眼最平常中。抛弃了教乘而另辟蹊径的,我不知道你会获得什么?先贤苦心孤诣借来的这么好的词,包罗了深刻的哲学观。这些我们看得稀松平常的字眼,其实大有内涵,需要重新的解读和认知。有教(教乘)无门(道乘)是煮沙为饭,有门(道乘)无教(教乘)是竹篮打水,所以我们口口声声谈教门,就要知道,教门教门,教和门,缺一不可。无教不成门,无门不是教。

发表于 2017-5-3 17: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教门一词有了新的认识,感谢楼主的整理,塞挖补!
发表于 2017-5-3 18: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度好文,原来“教门”一次是这么个来历,给先贤们点赞,大智慧。
发表于 2017-5-3 20: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考证过作者的解释对不对,但很认可这句话:无教不成门,无门不是教。
发表于 2017-5-3 20: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一解释,教门二字的形象确实丰富多了。
发表于 2017-5-3 20: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起之秀,教门之福分!求主恩赐我们的教门兴旺,阿米乃!
发表于 2017-5-3 21: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教有门,无教无门
发表于 2017-5-3 23: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马兄弟真厉害,写了那么多文章。
对道乘的解释可能是属于自己的认识吧。
发表于 2017-5-3 23: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还有这样的历史
发表于 2017-5-3 23: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的很细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19: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