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5298|回复: 3

天方典礼 子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5 21: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  赞颂大师

《天方典礼》是清初我国杰出的伊斯兰学者刘智所撰《天方典礼择要解》一书的简称,它是一部阐述伊斯兰教的著作。刘智一生著书“数百卷”,而此书是他的著述中“最有成效,最有影响”的一部。
作者:刘智,字介廉,号一斋,南京人,清康熙年间人。他的父亲刘三杰,字汉英,曾帮助马注样订了全部《清真指南》。刘智在后来努力于译述,是受了父亲的很大影响。
天方学人金陵刘智介廉在《自序》中说到:《天方典礼》,开始部分是论述伊斯兰教立教的基础,中间是讲应遵守的教律法则。论述了天道五功,人伦五典,穷理尽性的学问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以及日常生活中起居衣食等问题,以婚姻丧葬问题结束。本书分二十卷,共二十八篇。卷目并不繁多,但包括的内容,列举的材料很丰富。虽然对各方面的礼仪还不算齐备,但所论述的是做人的总原则和纲领,是一个人终生享用不完的。穆圣曾说:“礼,就是人们做人的根据。”先贤与曾打过这样的比方:“礼,对于人,恰似甜与蜜的关系一样,蜜不甜,就不成为蜜了。人,没有礼,怎能成为人呢?所以说,礼与人的关系太密切了,太深刻了!


子  道



【原文】子尽其为子以孝。其道十:教事而顺;洁诚而养;奉以亲身;执守良业;勤于学而教于善;不危其身;不辱其名;奉父母于无过;亲在从其事;亲没守其爱。

【译文】子女以孝敬完成子女的职责。这职责有十项:恭敬地侍候父母,遵从父母;以精美的饮食诚恳的态度孝养双亲;亲身侍奉;坚守正当的职业;勤奋学习,多做好事;不危害自身;不做败坏名声的事;以正当的手段谋取财物侍奉双亲;双亲健在,辅助他们的事业;双亲去世,谨守他们生前喜爱的正道。



【原文】敬,小心翼翼,无怠无忽也。顺,无违。洁,精纯。诚,实也。亲身,凡事以身先之也。良业,务本也。勤学敏善,近正人,行正事也。不危身者,不登高,不临深也;不辱名者,大而刑宪,小而物议,微而衾影,皆所当慎,恐贻父母恶名也。无过者,奉亲于道也,从其事者,奉于生前,行其志也。守其爱者,谨于身后,保亲之所爱也。全此十事,方尽为子之道。然其要在于一敬,余皆由敬生,依敬立,因敬成者也。故经文直以敬为孝行之首。盖敬于静,则无时不尽其心;敬于动,则无事不竭其力。敬于生前,敬于身后,扩而充之,事无尽量,时无终穷,皆孝也,皆敬也,人子庶几其无愧也夫。

【译文】敬,就是小心翼翼。不怠慢,不疏忽。顺,就是不违背;沽,就是精美洁净。诚,不是诚恳老实。亲身,就是凡事都自己先做。良业,就是致力于根本。勤学善敏,就是接近品学都高的人,多做好事。不危身,比如不冒险登高山临深水等。不辱名,大的象触犯法律,小的象遭人们非议;隐蔽的,象暗中做了亏心事等。都该谨慎,生恐给父母带来耻辱。无过,就是以合法财物侍奉双亲。从其事,就是在双亲生前,实现双亲的理想,守其爱,就是双亲亡过后,谨守双亲所喜爱的教门和事业。

完成了这十件事,算是尽了做儿子的责任。可是这十项中,最重要的在于一个“敬”字。其它的都从敬上产生,依靠敬建立子道,凭借敬获得成功。所以经文一直以敬为孝行的首位。静止时敬奉双亲,就无时不尽自己的心意;在行动中敬奉双亲,就无事不竭尽自己的能力。在双亲生前敬奉,亡过后敬奉,把范围加以扩大,就没有一事不包括敬。没有任何时间超越敬。全部事物全部时间都在孝,都在敬。这样,做人子的,或许就会感到内心无愧了。



【原文】《经》曰:“尔民报主,暨尔双亲。”

【译文】《古兰经》说:“你们应当崇拜真主并孝敬你们的双亲。”(《古兰经》17:11)



【原文】《经》言报亲次于报主者,示报亲之重也。木有本,水有源,吾含灵成形之本源,惟主与亲,则吾之修身尽性,无亲寻源报本之诚。故言天道,莫大乎尊主;言人道,莫大乎事亲。尽人道,即是尽天道。未有尽天道不始于人道者也。

【译文】《古兰经》所说报答双亲仅次于报答真主,这表明报答双亲的重要。树木有根,流水有源,我们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形体,其根源只在于真主和双亲。我们的修身和极尽本性,无非慢表示寻求来源返回根本的诚意。所以说,天道中没有大于拜主的,人道中没有大于奉亲的。尽了人道,也就尽了天道。因为尽天道没有不从尽人道开始的。



【原文】圣人曰:“孝有三重焉,敬身;爱人;喜近贤学。”

【译文】圣人说:“孝,包括三项重要内容:警诫自身,热爱别人,乐于接近贤学。”



【原文】孝之所重者三。敬身,则身不处于有过。以无过之身奉亲,有不尽其诚敬者乎?是敬亲之诚,则敬身始也。能爱人,则人之爱我者众。爱我者众,有不以爱我之情移爱于吾亲者乎?是一人所爱者浅,而众人所爱者深也。喜近贤学,没交处有道,礼义有所勉,邪僻有所防,自不立于卑暗,亦进父母于高明矣,斯孝之至也。事亲者,不可不知所当重也。

【译文】孝,所重视的有三方面:警诫自责,约束自己,不让自己陷于错误之中,以自己没有过错的身体,事奉双亲,哪有不能完成对父母诚敬之责的呢?要做到真诚敬奉双亲,是由警诫自己开始的,我能爱人,爱我的人就多。爱我的人多,能有不把爱我之情转移到双亲的吗?乐于接近贤学,一个人的交际处事就算有准则了。在礼仪上有所勉励,对邪恶怪僻之事有所防范,就自然不会堕入卑贱黑暗的境地,也就能把孝亲推进到高尚纯洁的境地。这才是孝的最高标准。事奉双亲的人,不能不了解上述应该重视的事。



【原文】圣人曰:“事亲而不识主,不体圣,不亲贤,居而无业,愚而不学,虽孝弗称。”

【译文】圣人说:“事亲而不认识真主,不立行圣道,不亲近贤者,闲居家中无所事事,愚昧而不求学的人。即使他在奉养双亲,也不能称为真正的孝。”



【原文】天命、圣则、贤行,所以孝亲之法也。不识主,则不知天命为何礼;不体圣,则不知圣则为何事;不亲贤学,则不知贤行从何修。一切不知,流浪一生,愚昧一世,虽有奉养,何足以称孝哉。

【译文】真主的命令,圣人规定的法则,圣人的言行,是人们作为孝亲的准则,不认识真主,就不知天命的礼仪是什么,不遵行圣道,就不知圣则是怎么回事;不亲近贤学,就不知贤学的品行学问是如何修养的。什么也不知道,飘浮一生,愚昧一世,即使奉养双亲了,又怎能说得上孝呢?



【原文】修身奉亲,光显祖考,启迪后人。父母有过,婉言愉色以谏之,悔,孝之至也。是要在乎学。

【译文】修养心身,事奉双亲,才能发扬光大祖先的精神,启迪后人,继往开来。父母有错误,应婉言悦色地劝谏,自己有错误,立即悔改。这是孝的重要内容。而这一问题的要害在于学习。



【原文】万务以学为要,而事亲为尤甚。盖守身为事亲之本,不学则不知所以修身,何以事亲乎?惟处心好学,身处于正,能正身事亲,则亲悦矣。亲悦,则德成名著。我之祖若宗,因我之贤而益显;我之子若孙,遵我之训而皆善。设父母有过,修身以谏,父母自翻然乐从,不失其身,而事其亲,斯谓之至孝也。然学立而行至,行至而德成。故曰:“在乎学也。”

【译文】在所有事业中,学习至为重要,而在事奉双亲中学习更为重要。因为谨守自身为事亲的基础,而不学习就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这怎么能事亲呢?只有专心好学,才能使自身走上正道。能够端正自身,孝奉双亲,双亲就能心情舒畅。这样,道德提高了,名誉也昭著了。祖宗因我的贤良而更加显耀了。我的子孙也遵循我的教导而趋于善良。假若父母有错误,以自己高尚的言行劝谏,父母自然乐于接受。这样,不失人子之道而事奉双亲,就可称为至孝了。如果学习有所成就,行动就能符合天命圣行。行动正确了,道德的修养也就成功了。所以说,人最重要的在于学习。



【原文】子奉父母,犹奴隶之事主人,不缓命,不改委,非身所能,则请命仆协为之。

【译文】子女侍奉父母,应象奴隶侍奉主人那样,不能推迟执行父母的命令,不能改变父母的托付,自己不能做的事,就请父母委托别人做,自己协助办理。



【原文】奴隶之事主人也,无缓命,无改委。子事父母,亦当如是。父母有命,必亲身行之。若所命重大,非一己所能为,则请命仆人协为之。允命则已,不允,仍是自行,不得私心委仆,恐父母不悦于中也。

【译文】奴隶侍奉主人,不延缓主人的命令,不改变主人的嘱托。子女侍奉父母也该如此。父母有命令,必须亲自去做。若是所命的事太繁重,自己一人不能完成,就请父母命令别人做,自己要协调办理。父母同意了就照办,不同意,就还是自己去做,不能私自委托的人,恐怕父母心中不愉快。



【原文】母方胎我,艰苦备尝;母方产我,颠危莫测;及乳我,惟恐弗充;育我,唯恐有疾。炎日不去怀,冬夜防其冷,鞠育之恩,皆父母亲身为之。为人子者,虽捐躯用命,莫能报其万一。乃有给之以月费,委之于奴婢,终日一至省视,数日一候寒暖,犹若有不得已者,乌足称孝哉?

【译文】母亲怀我时,吃够了苦头。生我时,经历了难以预料的危险。哺乳时,生恐我吃不饱,扶育我,只怕我生病。炎夏,舍不得我离开她的怀抱;寒冷时,随时提防我受冻。整个养育之恩,都是父母亲身操持。做人子的,即使是自己舍弃生命为父母效劳,也不能报答万一。有的人只供父母一点生活费,把孝父母的责任委托于佣人,数日才去看一次,问问寒暖,就象很不得已地应付一下。这怎么称得上孝呢?



【原文】亲扉未启,不敢叩。无事则返,有请,立而待。有命,声息以闻之,勿敢窥。

【译文】双亲的房门未开,不能去叩。拜望完毕,无事就该退出,有事请示双亲,就站在门外等候,双亲有命令,就不要出声,聆听父母的指示,不能偷看父母。



【原文】扉,室也。子至父母之室,门未开,不可叩。无事且归去,有事请命,则立于门外,俟开门,然后请。若奉命至,则作声以闻于父母。如所命者急,必启户召入。闻声而不开门,则知所命非急也,立而待焉,毋内窥。

【译文】扉,就是房门。子女至父母的寝室,若还没开门,不能去叩门,要是没有要事,就先返回去。若有要事向父母请示,就站在门外,等候开门。然后请父母指示。要是奉双亲的召唤而来,就先作声,让父母听到了你的声音。要是父母有急事命你,必定开门让你进去。若听到父母的声音但不见开门,就知道没有急事命我,那就站在门外等候。别向房内偷看。



【原文】父母之前不夸勇,不式力,不矜言。毋哕噫变声,毋跛立,毋箕踞,毋睇视,咳涕必反面,呕则起而去之,语必视其面。父母命,唯面进,安所适,终始其命,以悦亲心。

【译文】在父母面前,不夸自己勇敢,不显示自己的力气,不说大话。不行饱嗝儿,说话不变声音,不能歪着身子邪立,不能箕踞而坐,不能斜视父母。咳嗽,擤鼻涕必须背着父母的面;若要呕吐,就该起身离开。对父母说话,要看着父母的面容。父母有所命,就该立即答应并走向父母、乐意地往父母要你去的地方。有始有终地完成父母的命令,以求得双亲的喜悦。



【原文】夸勇,逞能也;式力,拽重也;矜言,炫才也;哕噫,饮食气满而呕声也;变声,语言失常也;跛立,偏足邪立也;箕踞,盘足傲坐也;睇视;邪目亵视也,皆不敬不貌也。时有咳涕,必反其面;胸臆欲呕,则起身避去,皆示敬也。凡对父母言,必视父母之面。父母有命,则闻声而进。安者,无勉强貌。谓安逸领命,终始其事,以悦父母之心也。

【译文】夸勇,就是逞能;式力,就是托拉重物,显示自己的力气。矜言,炫耀自己的才能;哕噫,就是饭后打饱嗝儿。变声,就是说话声音言语失常;跛立,就是象跛腿一样,偏脚斜站着;箕踞,就是象簸箕那样,盘腿坐着;睇视,就是斜着眼睛轻漫地看人。这些都不是庄重的态度。有时,需要咳嗽,擤鼻涕,必须背着父母的面。若要呕吐,就该起身避开,这就表示尊敬。凡是对父母讲话,必须看着父母。父母有吩咐,就该随声走进父母。安,就是没有勉强的样子,就是说愉快地接受父母的命令,有始有终地完成任务,使父母的心情愉快。



【原文】亲在不远游,不从征,不履危,不涉海,不以无事而临大川,不面财利面轻去其家履。

【译文】双亲健在时,不应远离家乡,到外地游历,也不宜离家从征,更不能冒险行事。不涉海洋,无事不走近江河,不因金钱货利轻易离开家园。以免双亲焦虑。



【原文】孝子不危其身。凡此,皆置身危险者也。

【译文】孝奉双亲的子女是不危害自身的。上述种种,都是置身于危险的。



【原文】父母在堂,子无私事。

【译文】父母健在时,子女不应有个人的私事。应以事亲为重。



【原文】父母,身之所从生也。凡我之所有,则皆父母之有也。何可私?身不可私,况事乎?事不可私,况衣食财货乎?于父母而私衣食财货者,禽畜不若矣。

【译文】父母,是我身躯的来源。我的一切,都属父母所有,我有什么可作为私有的呢?身体都不属于我私有,何况我所做的事呢?任何事都不能有所私,何况我所掌握的衣食财货呢?对于父母,在衣食财货上若存有私心的人,连禽兽都不如了。



【原文】拜中闻母呼,必应;入寺闻亲疾,则归。

【译文】在拜中,听到父母呼唤,必须答应。进入清真寺准备礼拜了,听到双亲生病,就该回家看望。



【原文】功课莫大于礼拜。若拜中父母呼,必应。入寺之际,尚未礼拜,闻父母有疾,则归。礼拜入寺,犹以父母之事为谨,况暇时乎?

【译文】五功中,没有比礼拜更重要的了,但若在拜中听到父母的呼唤,就必须答应。进清真寺还未礼拜,听到父母生病了,就该回家。在拜功中,在清真寺里,还以父母的事为重,何况在闲暇的时候呢?



【原文】父母之丧,贫富贵贱,不违于礼,量力而行,宜也。爱其所爱,亲其所亲。

【译文】父母的丧事,无论贫富贵贱,都不能违背丧礼。最好量力行事。爱双亲所爱的事,亲双亲所亲的人。



【原文】生、养、死、葬,人子之大事,不可因贫、富、贵、贱,有违于礼。但称家有无,以适其宜足矣。贫者、贱者,不得过减;富者、贵者,不得过侈。过减、过侈,皆违礼也。至于父母既没,凡其所爱,吾亦爱之;凡其所亲,吾亦亲之,则父母虽亡,仍若未亡,而孝思永矣。

【译文】对父母生养死葬,是人子的大事。不能因贫富贵贱,对丧礼有所违背。但丧葬费用只应根据家庭的有无,按照教法规定做得适当就行了。贫困的人家,不能过分节俭;富裕的人家,不能过于奢侈。过俭过侈,都是违背丧礼的。至于父母亡过后,他们生前所爱的事,我也同样爱;所亲的人,我也同样亲。这样,父母虽亡过了,仍象没有亡过。孝亲的思想就能长存了。



【原文】一斋曰:“父子,天性之亲也。五伦中,惟父子尤重。人于此一伦不真,则一切皆假;于此一伦不修,则一切皆漏。圣人之教,亦教人以尊卑。礼法之有可言者,其无容言者,在乎人之自尽而已矣。”

【译文】我说,父子,是天生的亲属。五伦中,父子的关系最为重要。我们若对这一人伦不认真,那么,一切都是假的;对于这一人伦不重视修养,那么一切都归无效。圣人制定的教法中,必须论述的,只是教导人们那些在理法中有关尊卑的重要问题。那些不重要论述的,就由人们自己去完成罢了。
发表于 2018-6-25 23: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兰经》说:“你们应当崇拜真主并孝敬你们的双亲。”(《古兰经》17:11)
发表于 2018-6-26 21: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之丧,贫富贵贱,不违于礼,量力而行,宜也。爱其所爱,亲其所亲。
发表于 2018-6-26 21: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兰经》所说报答双亲仅次于报答真主,这表明报答双亲的重要。树木有根,流水有源,我们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形体,其根源只在于真主和双亲。我们的修身和极尽本性,无非慢表示寻求来源返回根本的诚意。所以说,天道中没有大于拜主的,人道中没有大于奉亲的。尽了人道,也就尽了天道。因为尽天道没有不从尽人道开始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07: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