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66980|回复: 4

【爱国传承】导师马玉柱一门三代人的爱国奉献情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3 21: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40.webp.jpg


     一、马元章

     马元章(1853——1920年),原名云鹏,字光烈,号祯祥。咸丰三年九月初六日(公元1853年10月8日)生于云南。

     他是马明心的四世孙,他的祖父马顺清(穆罕默德•阿卜杜拉)是马明心的长子,于乾隆四十六年被充军云南墨江县他郎寨,后被马明心的徒弟云南马学成(人称古城马三爷)营救出来,落户云南河西县东沟村。马顺清生有五子,第三子马圣麟(清政府称他马成麟,人们流传语言里又称为马朝圣、马复生、马世麟、马成林)有三子,长子马元章,次子马元坤(少亡),三子马元超。其中长子马元章聪慧好学,十八岁时能背诵《古兰经》如流,阿文造诣很深,并博通中国文史,使当时的一些阿訇、长者惊叹不已,称为奇才。

     马元章是一位具有政治才略的宗教家、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他总结历代导师失败的沉痛教训,认为传教者决不能与当政者搞对立,应尽量融洽政教之间的关系,行平安教门。故在他振兴哲赫忍耶学派的同时,就开始了一些政治活动。他结交军、政、商、学等各界要员,尽量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为哲赫忍耶学派的复兴赢得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空间。

     马元章足智多谋,善于洞察时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土耳其参加以德国为首的战争同盟。沙沟太爷马元章看到土耳其作为伊斯兰教国家参加了同中国敌对的国际集团,而他本人又是哲赫忍耶学派领袖,唯恐涉嫌,造成同治年间甘回与陕回被株连的局面。于是致电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申明他竭诚拥护中国政府的对外立场,他虽同土耳其共同信仰伊斯兰教,但素无往来,以求谅解。

     袁世凯回电致马元章是中国宗教界深明大义的爱国人士,并颁赐二等“宝光嘉禾”勋章,以示嘉勉。

640.webp (1).jpg


     光绪二十一年(1895)河湟起义期间,海原哲赫忍耶教众马匡匡起义失败,固原提督邓增办理“善后”。邓因在同治年间回民起义中被回民割去耳朵,故怀恨在心,乘机不分良莠,枉杀回民。

     马元章以“崇礼教,正人心”为言,上书清帝,痛陈利害,请求制止 ,受到清帝嘉奖。当清帝以失察罪名责问平凉负责官吏时,马元章复以“民不举,官不知”为由,代为辩护。当局见言,给予好评。

     光绪三十四年(1908)马元章55岁生日时,清朝慈禧太后手书“寿”字中堂送到沙沟祝贺,表彰沙沟太爷马元章是“今世师表,一代完人”。

     民国初年(1912),马元章结识甘肃督军陆洪涛、省长张广建,马元章和陆洪涛、马广建言谈一席,得到陆、张的赏识。张广建赠送给沙沟太爷马元章“东南西北人,江河湖海船”的对联。

     当马元章在兰州举行大规模的宗教活动,干“尔麦里”之时,张广建大力支持,并赠送八抬绿呢大轿,周游兰州市,盛况非凡。民国十九年(1930)前后,吉鸿昌驻扎天水时,为宣化冈题匾额“仁德风雨”。民国二十八年(1939),冯玉祥赠匾额“述祖穆圣”。民国三十年(1941),白祟禧赠匾额“兴教建国”。

640.webp (2).jpg


     马元章逝世后,由其弟马元超在张家川宣化冈给马元章举行百日纪念活动。上至大总统,下至回汉黎民百姓,从全国各地发来的唁电、唁函及收到的挽诗、挽幛等达几千件。

     马元章一生布衣素食,生活俭朴,刻苦攻读经书,虔诚办教。他用五年多时间抄写了三本《古兰经》,一生著有许多论述时事、济世修身、阐述教义、抒发性情的文章、诗词和对联。他是哲赫忍耶学派历代导师中能够熟练运用经汉两文并留有著作的卓越人物。

     他一生写了许多济世修身的文章,三百多首关于宗教、为人处世的诗词。写有《省已格言》、《鉴古训》、《道统论》、《道祖生平实录》、《天难问》、《古之忠奸论》等文章。

     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窃余自幼读书,即好史学,遍见历史,凡国家之兴,必生贤良智谋之士、才略勇敢之将,贻厥子孙;至其亡也,亦有仁义贞豪之士、忠义节烈之人捐躯报国以维风化。”

     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东北之后,他写长诗言志:警闻倭俄分三省,义士勃然起愤心。并提出“此非郑公舌能净,唯有决战震国威”的抗日主张。之后又云:既胜之后国势振,相邀各国另订约。必须中外均无损,永息干戈享升平。

     有的诗作反映了他对妇女作用重要性的认识,如:须眉里亦有骛妇,巾帼中岂无丈夫。

640.webp (3).jpg


     1916年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他书联嘲讽:皇帝作成黄帝贻中外笑柄,君主沦作均主肇国家祸根。还有许多联语如:事上以忠,交友以恕;攻己以厚,责人以薄。作忠尽孝成仁取义尚曰难,格物致知清心显性奚云易。尽心尽力先公后私可谓忠臣,有谋有勇以与为取方称智士。

     他的阿文书法与众不同,别具风格,流畅而优美。他曾经给教众写过很多阿文字画,虽经十年浩劫,仍有不少保存至今。

     马元章作为近代回族史上一位具有卓越才能的宗教领袖,具有比较系统的宗教思想,这一思想通过他的人生实践以及著述体现出来,其内涵就是希望国家强大、民族团结、宗教生活自由、人民安居乐业。他祟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就是在追求这一希望的基础之上的。

     马元章四十多年的复教活动,使哲赫忍耶学派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至沙沟太爷马元章去世前的1920年,全国哲赫忍耶学派教众分布在宁夏固原地区、吴贵地区、甘肃张家川为中心的陇南一带、平凉地区、新疆的吐鲁番、伊犁喀什等地区,云南的墨江、河西、昆明、玉溪、昭通、竹园等地区。此外还有贵州、四川的成都、建昌、皇城坝、吉林船厂、河北昌平县、北京市朝阳门外、山东台儿庄、南京的南台子、石鼓路、上沟县等地。

     民国九年(1920)农历冬月初七晚,借海原大地震的缘由而仙逝,享年68岁。

640.webp (4).jpg


     二、马元章之子马震武
     马震武,马元章四子,字乾佑,号宙丞。早年被送至北京,供职袁世凯总统府,实为人质。马震武先后任甘肃省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国民大会代表、蒙藏委员会委员,在政治上有一定影响。1936年红军西征经过其住地西吉滩时率教众前往迎接,赞赏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建国后,历任甘肃省政府委员、西北行政委员会委员、西北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西海固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西海固自治州州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筹委会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58年9月被错划为极右分子,

     1961年1月29日含冤归真。1984年予以平反。

     马震武协助成立西吉县的经过

     为什么成立西吉县?这与历史上“海固三次回民暴动”有着直接联系。1938年至1942年,原属甘肃省的海原县、固原县、隆德县、泾源县、会宁县,还有陇南清水县张家川等地的回民大众,由于不堪忍受国民党政府的民族压迫,在当地回民上层人士马国瑞、马国琳、马英贵、马思义、马国瑶、白受彩等人的领导下,揭竿而起,发动了轰动甘肃的“海固三次回民暴动”,使国民党在甘肃地区的统治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可是由于有些领导人,没有明确领导暴动的政治方向和坚决斗争的决心,终于使暴动失败。在第三次暴动中,除马思义等率领部分骑兵进入陕甘宁边区,奔向革命,其余三四千人均遭国民党政府的镇压。国民党政府以战胜者的疯狂气焰,动用3个军的兵力进入固原地区,剿办善后,以清查户口、发放“良民证”为借口清查暴动者,若无“良民证”者以“叛匪”治罪,使固原地区的回民十分惊恐。三次回民暴动被国民党政府杀害的回民共3000多人,给海固回民区造成了三多(老汉多、娃娃多、寡妇多)。

640.webp (5).jpg


     国民党政府为了彻底消灭回民的反抗,兰州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甘肃省主席谷正伦、陕西绥靖主任胡宗南,对海固地区参加暴动的回民制定了一个所谓《长治久安善后处理方案》。内容是:“第一条:凡海固地区参加叛乱的回匪,强制全家迁移,解送到甘肃河西嘉峪关外的敦煌、安西、玉门3县,交由当地县政府分散安置落户,令其开荒种田改造沙漠,严密保甲制度,不准回匪远出。第二条:将沦陷区(抗日战争时敌占区)流亡内地的难民集中安置到海固迁移区各县,叫耕种生息,自谋生活。”为了赢得回民上层人士的支持,达到“以回制回”的目的,朱绍良、谷正伦亲自出面,于1942年1月在兰州甘肃省政府后花园澄清阁,开了一个“征求意见座谈会”,邀请甘肃回民上层人士马震武(甘肃省政府委员、哲合忍耶沙沟派教主)、马锡武(甘肃陇东交通绥靖司令)、喇世俊(甘肃省政府委员)、郭南浦(甘肃省政府参议)、拜伟(第八战区处长)、杨德亮(42军军长)、马鸿宾(81军军长)、马继周(平凉行政督察专员)等20多人,商讨如何迁移参加暴动的海固回民群众。当时笔者是这次座谈会的工作人员,现将座谈会讨论的情况追述如下。

     这次座谈会由谷正伦主持。谷说:“这次座谈会,是请回教中的名人贤达来献计献策,帮助政府如何彻底清除回民暴动的祸根,使甘肃的回汉良民从此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不要再受骗上当作无谓的牺牲。奉朱长官的命令,省政府拟了一个善后方案,今将此方案宣读一下,请诸位提出高见,我们再作修改。对民众的迁移工作,虽然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多次的东迁西调的安邦事例,但我们作此项工作还是第一次,所以必须慎重从事,首先征求诸位贤达的意见,取其一致。现在请朱长官讲话。”朱绍良说:“谷主席讲的很详细,本人只作些补充。第一,希望地方贤达拥护抗日主张,不要被汉奸利用。第二,对这次海固叛乱的马国琳等人严惩外,还要逐步清查‘叛乱’中有无共产党在暗中唆动,马思义等‘股匪’能逃进边区应值得重视。”朱绍良妄想用这些话来威胁回族头面人物就范,以达到他们迁移回民的目的。朱、谷两人叫大家发表意见,当时在座的所谓“贤达”争先发言,都表示拥护,在这种气氛中,惟有马震武默不作声,表情消极。

640.webp (6).jpg


     朱绍良心里明白,虽然得到了与会者多数人的拥护,但是如果没有在甘、宁、青、新各省回民中颇有声望的宗教人物马震武的同意,回民的有些重大事情是很难办成的。所以朱绍良急不可待地说:“请马教主发表高见以资借鉴。”马震武才慢声细语地说:“长官指定本人发言只得遵命,直言奉告,刚才大家的发言我不同意,迁移老回回的方案我不赞成。我听了方案的内容,引起了我沉痛的回忆。想当年,清朝政府对西北的老回回屠杀过四次,造成‘死骨遍于野,百里无鸡鸣’的局面,宁夏回汉皆知的‘人头塔’、‘万人坑’就是历史的见证。清政府把老回回的老年人、孤儿、妇女充军到深山旷野虎狼成群的海固山区,过着‘茹草隐穴、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所受的苦难历史罕见。这个我能理解,因为清政府是封建帝王,他们是刀俎,百姓是鱼肉,皇帝不杀百姓,朝庭如何坐稳。

     今天是民国政府,实行三民主义,五族共和的国家,法律规定“一人犯法一人当,不株连别人”,为啥还要实行封建‘充军’祸及万民?海固事变,惩办祸首马国琳、马英贵等,我没有意见,因为他们犯了民国的法律理当服法,但众百姓有什么罪?要‘充军’边关,再过他老先人流离失所的非人生活,难道老回回不是中国人?在中国成了非洲的黑奴?成了任人宰割的牛羊?我不能理解五族共和的民国。我向政府谏一言,要求收回‘迁移方案’,如果要一定执行,我愿代表被迁移的回回难民向中央政府去请愿,求得公正处理以安万民。

     我在这里郑重申明,请政府放心,我是一个爱国爱民爱教的传教者,我绝对不会带领老回回上山造反、反对民国,我要以理力争,要求政府同情老回回的历史灾难和现在的穷苦,不要使清朝同治年间左宗棠屠杀回民的罪行重演。”马震武说完,会场气氛显得紧张,参加会议的人都呆若木鸡,全看朱绍良的脸色。朱在国民党里素以惯弄权术而闻名,面对这种僵局不得不作暂时的让步。朱故作奸笑地说:“马教主的高见非常重要,很值得政府斟酌。政府决不强夺民意,有关迁移事项接受马教主的高见,政府另作商榷。”继而宣布散会。

640.webp (7).jpg


     时隔半月之久,朱绍良、谷正伦另制定了一个“成立新县方案”,把海固五县回民暴动的地局划为一个新县。首先马继周代表甘肃省政府带着划县方案细则征求马震武的意见,马震武阅后签名同意。约在1942年春天开始筹建新县,先成立甘肃平凉专员公署行署,地址设在海原县穆家营。据传说穆家营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回民养子黔宁王沐英筑城牧马之地,只留一个塌城,周围大不过两华里。行署主任张澍,行署机构相当于设置局,行署组织设秘书一人,下设4科(民政、财政、军事、教育)、两室(军法、会计),另设一个警察大队,官兵100多人,大队长为马应骥(军统)。当时的穆家营仅是海原县第六区的一个小镇,人口不过三四十户,小饭馆1个,小旅店3个,一月9个集市,每次赶集做生意的群众也不过一二百人。

     为什么要把县城选择在这个山村小镇?因为穆家营是五县(海原、固原、隆德、会宁、静宁)边界的中心地点,又是五县回民聚居的中心。这些地区聚居的回民,除了硝河城的回民是当年的老户,其他都是清朝同治年间左崇棠镇压陕、甘、宁回民起义后充军到六盘山区的难民。国民党甘肃省政府把划设新县的方案,及马震武同意的意见一并报“行政院批准”。朱绍良为了笼络马震武,特请马震武为新县定名,马遂起名“西吉”。离县城20华里有个村子叫“席芨滩”是马震武的家府,故用谐音“西吉”二字。

     1942年10月10日,在穆家营成立“西吉县政府”,首任县长孙宗濂(中统),下属9个乡镇(城关镇、硝河镇、将台乡、兴平乡、平峰乡、蒙宣乡、三合镇、新营镇、白崖乡)。派民夫1000多人轮流修筑城堡,用了一年的时间才把县城堡筑起。城内修起县政府、县党部、警察局、看守所、城关男小学、城关女小学等机关单位。由于马思义、马国瑶等率领部分暴动队伍投奔解放区,朱绍良将西吉县划为“特别管制区”,归庆阳西峰“防共特工办事处”领导。因此西吉县的党、政、军、教各部门中安插了各路的职业特务分子,到处搜集情报。今天报告这个“通共”,明天审问那个“有嫌疑”,使老百姓人人害怕,时时耽心。

640.webp (8).jpg


     笔者当时是参加座谈会的工作人员,马震武在“迁移方案”座谈会上的发言,笔者在场亲聆。由于种种原因,这段史料多年不敢直写,实在说,恐怕引起麻烦。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给马震武平反了错案,我也却除了20多年的余悸,敢于面对事实,写出当时的实况,供知情者参考补充。

     马震武之弟马绍武维护新疆领土完整的贡献

     马绍武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南疆有很大的影响,他对中国主权和南疆稳定的维护、加强南疆与中国内地的联系作了不遗余力的努力。伊斯兰教的信仰与中国文化的熏陶将马绍武这位历史重要人物在那段动荡年月里推到前台,严厉地打击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分裂势力,维护了南疆的稳定,捍卫了中国的主权。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马绍武是新疆喀什地区声名显赫的人物之一,但史学界却对他鲜有研究。公允而论,马绍武在南疆执政时间

     20多年,他在那段风雨飘摇的政治动荡时期中采取了各种可行的手段以求维护南疆与中国内地的联系和统一,捍卫了中国边陲的主权,功不可没。

     久历南疆的桂芬评论说,新疆省长杨增新把马绍武安置在喀什,胜于在那里驻十万大军。这样的说法虽然有言过其实之嫌,但也并非没有一点根据。

     马绍武稳定南疆的艰苦努力,论证了在那段动荡年月里,是伊斯兰教的信仰与中国文化的熏陶将这位历史重要人物推到政治前台,严厉打击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分裂势力,维护了南疆的稳定,捍卫了中国的主权。

     马绍武在南疆的20多年里,他的前十多年的治理对抵制外国势力对南疆的渗透是比较有效的。虽然后几年由于受整个新疆局势的影响致使南疆处于战火连绵的处境,他仍然尽最大的努力保持南疆与中央政府的联系、维护国家主权。

640.webp (9).jpg


     三、马震武之子马玉柱

     马玉柱,1939年生于宁夏穆家营盘龙湾村,其父是中国伊斯兰教门宦哲合忍耶第八辈导师马震武。

     马玉柱,男,回族,幼年迁居云南,毕业于云南昆明医学院,高级工程师,曾任昆明电子计算机医学应用研究所所长、总工程师、副主任医师,中国医药学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兼云南省分会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云南省分会理事长。现任国家民委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新疆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正统伊斯兰教苏菲导师。

     因当时社会动乱,马玉柱自幼迁居云南昆明,寄养在周姓家庭,其父马震武和原渤海回民支队政委王连芳同志在抗战时期交情笃厚,后因其父委托,马玉柱从12

岁起就受到当时正在云南工作的王连芳同志的关照,以致学习、工作上深受他的影响。

     马玉柱自幼在王连芳的帮助下,拜在杨德亮将军之女亲家昆明顺城街清真寺掌教米泽波大阿訇门下,学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十多年,深受经堂教育熏陶,马玉柱一边读书一边学习宗教知识,直至大学毕业。因聪明过人,对信仰尤为虔诚,虚心好学,勤于钻研,广学名家之长的他,成为“渊源实学,道脉真传,开创中国传统伊斯兰教新时代”的年轻学者。

     在学科知识方面,马玉柱从参加工作至今主要成果和论文有:发明了“108种药物显示器”、“微电脑四通道心电监护仪”、“姚贞白氏名老中医电脑专家系统”、“冠心病诊治仪”等16项人工智能科学医疗仪器,其中13项成果荣获国家医学科技成果奖,部分成果至今还应用在医疗领域。《中西医结合多专家COPD(慢阻肺)会诊系统》一文收录在1989年第六届世界医药信息学大会论文集,还参加编写《医药计算机模拟方法与运用》一书。

640.webp (10).jpg


     马玉柱在医学界声名显赫,其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外计算机医疗应用的多个空白,多次被昆明市评为劳动模范及云南省科协技术改革先进个人称号,成为昆明乃至整个云南省计算机医学应用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其主要成就和成果全部无私奉献给党和国家。据业内人士评价,马玉柱的这些科研成果不仅可逐步形成专业生产计算机医学和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高科技产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而且可提升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振兴中国医疗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由于当时条件有限,马玉柱的大多研究成果由原单位上报到云南省里,除了少部分研究成果被发开和应用以外,大多科研成果还没有发挥其效益和生产力。

     因在医学界的杰出贡献,马玉柱在中年时期就被《当代中国自然科学学者大辞典》和《中国回族大辞典》等收录。

     工作退休后,马玉柱笔耕不辍,潜心研究中国正统的、本土伊斯兰教,翻译和创作上百部正统伊斯兰经典著作。其主要著作和译著有《真道隐秘》、《真道隐秘的机密》、《中国苏菲》、《伊斯兰在中国》、《中国伊斯兰正统道统》、《古兰直译》、《古兰简注》、《天方五连诗译解》(注:波斯文边文译解)、《麦达夜合赞圣经译注》、《鲁白古兰经注》、《正统派在经训中的证据》(注:宣传正统派观点的经)、《教法要据》(注:宣传正统派观点的经)等等。

     同时,他还结合现实,写出了很多关于中国伊斯兰教和国内外民族问题的文章著作,希望为党和国家在治理宗教和民族问题分担解忧。

     马玉柱的主要著作是研究和宣扬中国正统的、本土伊斯兰教苏菲派专著。他顺应党和国家的宗教和民族政策,依经据典地解明中国本土的、正统的传统伊斯兰教教义、教法及六大圣训等。

640.webp (11).jpg


     马玉柱的核心思想是:中国的伊斯兰教,是建立在中华文明高度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上的中国本土化伊斯兰。具体如下:

     1.中国传统本土伊斯兰都属于正统派,是大伊玛目艾布•海里法的海乃非派。正统的传统是:“国法大于教法”,“服从国家领导是主命”,“穆斯林爱国如同鸟爱窝”,“伊斯兰教是信仰,是回归真主的道路,如果用伊斯兰教来赚钱,信仰就变成了赚钱的工具。如果利用伊斯兰教来推翻国家,那就是成为了政党,这些都属于叛教”,“国家的领导是真主的影子,真主把生杀予夺的权利赐给了国家的领导,谁要是推翻国家,就要受到夺和杀的恶果。”

     2.一切信奉伊斯兰的信众,特别是负有历史使命感的中国伊斯兰学者们,应当听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从至仁至慈的真主的警讯,坚定地推进伊斯兰的本土化,走中国传统的伊斯兰道路。

     3.中国化的伊斯兰道路,就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办教,深入进行本土化宗教生活,以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为指导,与时俱进地阐释《古兰经》,切实强化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一员的身份意识,自觉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充分融合到中华文明中来,为国家统一、人民幸福、民族团结提供正能量。

640.webp (12).jpg


     4.伊斯兰教的第一要义,是爱国爱教。爱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光荣传统。先知穆罕默德教导说:“穆斯林爱国如同鸟儿爱窝。”中国本土的伊斯兰教,源自阿拉伯,又浸润于中华文明之中,是我们独立自主的宗教,而不是哪个国家、哪个教派的附庸。

     5.伊斯兰教的正道,是追求中道、崇尚和平。穆罕默德说:“最优美的事是中正之事。”《古兰经》说:“我这样以你们为中正的民族,以便你们作证世人,而使者作证你们。”中国的圣人孔子提倡中庸,伊斯兰教提倡中道,都是指凡事都要坚持中正、均衡的原则,当行则行,行止有度,不要过分,反对偏激和极端。

     6.伊斯兰教的善行,是讲信修睦、团结友爱。《古兰经》中说:“你们当崇拜真主,不要以任何物配他,当孝敬父母,当优待亲戚,当怜恤孤儿,当救济贫民,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当款待旅客,当宽待奴仆。”中华文化中,“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诸如此类的教诲耳熟能详,比比皆是。劝善戒恶,是伊斯兰教对穆斯林的基本要求,不仅要求穆斯林“导人行善”,还要“止人作恶”,两者互为一体,都是穆斯林责无旁贷的义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穆斯林要坚定信仰,善恶分明,坚持不懈地做善事,从而两世吉庆。

640.webp (13).jpg


     7.与中国社会不断相适应,逐步推进本土化,弘扬传统伊斯兰,是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必然。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就是来华以后的伊斯兰教适应中国社会需要,适应回族、维吾尔族等各族穆斯林发展进步的需要,不断进行中国本土化的自我调整,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民族、民俗等各个方面不断与中国社会相适应,跻身于中华民族文化一部分的历史。这是一个被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应该认真地予以总结、继承与发展。

     8.各族穆斯林群众是伊斯兰教真精神的优秀践行者。不断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文明进步,不断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生活富足、宗教和睦、人民和谐、世界和平,担负起“真主在大地上代治者”的神圣责任,是伊斯兰教的本质要求。

     9.我国各族穆斯林,历史上曾积极投身于反对民族分裂及抗击外国入侵的伟大斗争,书写了爱国爱教的伟大篇章。无数历史事实充分证明,各族穆斯林群众始终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反对外来侵略的铜墙铁壁。分裂不得人心,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生活安定、社会和谐是各族穆斯林的世代期盼。过去如此,今天依然。因此,中国各族穆斯林必将继续遵照《古兰经》教导:“紧紧抓住真主的绳索,不要分裂”,与其他兄弟民族同胞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稳定、富强、民主、和谐,以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魅力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为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10.在宗教功修方面,马玉柱提出了“克己复礼,率性而修”的宗教功修主张,认为“率性乃克去已私,复还天理而成宁定之性是也。凡人率此,则道可达也”。

“率性而修,即修齐治平之道”以伊斯兰教义结合儒家“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等传统思想,扩大了中国正统伊斯兰教的影响,增进了中国伊斯兰教各学派之间的了解。

     转自:芝兰雅舍

640.webp (14).jpg
发表于 2018-9-13 21: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在变,初心不变。
发表于 2018-9-13 22: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传奇!         
发表于 2018-9-13 23: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元章作为近代回族史上一位具有卓越才能的宗教领袖,具有比较系统的宗教思想,这一思想通过他的人生实践以及著述体现出来,其内涵就是希望国家强大、民族团结、宗教生活自由、人民安居乐业
发表于 2018-9-14 08: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7.与中国社会不断相适应,逐步推进本土化,弘扬传统伊斯兰,是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必然。


传统的教门就是这样的!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20: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