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2225|回复: 7

[散文] 光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 16: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 阿訇之笔 公众号

光阴

作者:胡塞尼(阿訇)

冰华太爷九十岁了,眼睛麻糊得什么都看不清了。好在耳朵好使,听见有人进门打声,就屏住呼吸,仔细谛听,像是努力在捕捉着什么。待透过声音辨清来者的身份后,遂轻声细语地让道:你来了,过来炕上坐!来者自然是专程来探望冰华太爷的,顺带向他施些乜帖。我还从来没有见到一个离乡老人会像冰华太爷一样荣耀,在这个小城里享有如此高的声誉。这大概要归功于冰华太爷如水一样柔和谦逊的性格。冰华太爷说话总是轻声细语的,不是那种高喉咙大嗓子的。来者怕听得不是很清楚,遂凑近冰华太爷的身边。冰华太爷说,都九十岁了,活的时间够长了,是该归主的时候了。冰华太爷说这话时,好像觉得自己活过九十就已连本带利地赚回来了,再不归主也就有点不好意思了。说了一阵,仿佛受了催眠,冰华太爷觉得自个已是归真的人了。实际上,照身体状况,冰华太爷再活个三头五年不成问题。

冰华太爷是个离乡人。城里的很多人都是过去兵荒马乱的日子逃来的,后来就落根下来,娶了妻,生了娃。离乡人的心始终是孤寂的。说起自己的老先人,说起自己的老家,说起自己背井离乡的过程,离乡人眼眶噙满了眼泪。离乡人要想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而不被旁人冷落和欺负,一开始就得寻个跟自己同姓的大户家族把自己加了进去。这跟古代时候的结盟差不多。这样做,是无形中给自己罩了一层保护网。遇到前来挑衅滋事的,亮出自家姓氏的牌子后,也无人敢主动惹事。冰华太爷不是逃荒来城里的,是跟着我外太爷来城里念经的。外太爷先前离开城里在冰华太爷老家的寺坊里开过学。冰华太爷就是从那时起跟外太爷念经的。外太爷是冰华太爷的启蒙师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阿訇通常一处地方开过几年就要散学回家的。冰华太爷也是从那时起跟着外太爷来城里念经的。可不承想,二十岁的冰华太爷头一次出门念经,竟然后来把家安到了念经的地方。父母口唤得早,加之家中兄弟姐妹多,冰华太爷把家安到别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冰华太爷跟外太爷一家没有任何血缘上的关系。因他跟了外太爷念经且两人年岁相仿关系甚密的缘故,外太爷的四个儿子便把他也当做父辈对待。我的外爷在家排行老大。即使在光阴艰难的时候,四个外爷也不忘救济这个长辈,这家给一点,那家散一点,一整年的光阴日子也能将就过去。

二十五岁时的冰华太爷,身材高大,不胖不瘦,面容清秀,开言必带笑。正是拥有了这些优越的条件,城里赫赫有名的苏司令想把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冰华太爷。这就是城里人所说的“倒秧媒”。所谓的“倒秧媒”,指有女儿的人家要是看见哪家小伙子人长得攒劲且能吃苦,就主动托人到男方家里说媒。冰华太爷征得了外太爷同意后,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冰华太太人长得俊不算,里里外外还是个能手。冰华太爷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打算和她一辈子厮守。

一年后冰华太太就生下了一个女儿。不知是月子里着了冷风,还是生完孩子身体虚脱,冰华太太的双腿像灌了铅似的,一动不动。试着轻轻敲打了几下却不见反应后,冰华太爷狠下心用劲敲了几下,还是不见她有任何疼痛的意识。着急忙慌的冰华太爷请了城里看病出名的大夫,大夫看完后一筹莫展,说是平生未遇到如此罕见的病症。那时交通不便,城里人根本没有到省城里看病的意识和想法。丈夫看着瘫在炕头上的老婆,先是红了眼,后是涨满了眼眶,一会儿终于流出了眼泪,打湿了衣领。那时他无助的心情就好像看见油灯上的捻子慢慢被火苗吞噬而无法熄灭。以后的日子自然苦了他,他一边操持家务洗衣做饭,一边还要伺候这母女俩。老婆看见他身子骨一天天消瘦下来,躺在炕上直叹气,抱怨自己的命不好。他劝老婆说,这是真主的安排,真主的考验,为穆民的只能学着去忍受。老婆默默流着泪应答着。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 16: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冰华太太趁他不在时,独自一人热泪长流起来。身体的疼痛已不是她极力忍受的苦痛;让她真正觉得痛苦的是看着终日丈夫守在瘫若泥堆的自己身边,跟守活寡没什么两样。未来的光阴,沉得就像一口铁黑锅。有时她心里向主哀求着,主啊,让我归到你的阙下,不要因我的存在,让我的丈夫和孩子蒙受重大的白俩(灾难)。是啊,自己以这样的一个状态存在于这个家庭中,对于一个正值风华正茂的男人,无疑是一种白俩。向真主祈求拿走自己的性命,是应该的。她在心里时时举意着。一旁女儿在哭,哇哇地哭个不停,直哭得揪着她的心。她想,她有一个健康的孩娃,她还年轻,她还不想死去。生与死之间的那种矛盾挣扎,让她感觉到无限的痛苦。有时真想让丈夫生气吼她两句,说些抱怨之类的话。这样她的心里似乎因此感觉到踏实一点。任凭她说些让人气不打一处来的话,什么你自个出去找个小的别管我们母女俩,丈夫听后只是付之一笑,自顾自忙着手头上的活。

长到两岁的女儿舍舍格外得讨人喜欢。正因为小不点舍舍的存在,有了她活下而他承担一切的理由。看着舍舍笑起来显现出的两个小酒窝,还咿呀地叫,他俩乐了。这让他俩彼此心头上一阵阵欣喜和心安。

一晃眼,十几年就过去了。出落成攒劲的大姑娘时,舍舍等来了媒人。一家有女百家求,隔三差五就有人登门说媒。抱着养儿卸担的态度,老两口经再三斟酌终于决定把女儿嫁出去了。舍舍的丈夫叫哈格,是个实诚人。按人们的说法,嫁出去的女儿如同泼出的水一样,可是在这老两口看来,嫁出的女儿不但不是泼出的水,而且是割掉自己心头上的一块肉。但终究还是要将女儿嫁出去的,女儿也终究是别人家的媳妇。摆喜宴的那一天,亲戚邻居都来参加。跟自己出嫁的那天一样,女儿舍舍穿着一身红色的喜衣,两手腕上带着当年父亲作为嫁妆陪给自己的手镯,坐在炕上的母亲嘴角上挂着幸福的微笑。目送着送亲队伍的离去,母亲眼泪雨点般地往下落。

五年后都不见舍舍的肚子有什么凸起的变化。老两口不由地担心了起来。母亲私下里问舍舍咋回事,舍舍说不知道咋回事,就是怀不上。还是父亲有注意,建议小两口都到医院里查查。医生看过化验的单子,说是女方的问题,随即就开了些叫不上名字的药,嘱咐回去吃。药是吃完了,还是不见有任何反应。哪有树不结果子的,哪有女人不生娃的,老两口简直把这件事当做大病的害着呢。于是,不想的法子也想了,不用的偏方也用了,不走的路也走了,最后还是没怀上。舍舍命里没个娃,真主早定好了。老两口干脆建议小两口打听哪家送娃,不管男的女的都要下。女婿哈格也同意了这种做法。之后就听见一家户想把一女儿送给别人,原因是家里的子女太多。给出的这个女孩还有一个双胞胎姐姐。全家人就把这个还不到一岁的小女孩要来,一心一意地抓养着。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 16: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景不长,舍舍一日清晨感到胸口发闷,下午就昏厥过去了。没来得及往医院送,舍舍的最后一口清气就出去了。濯过水后,女人们就给成为亡人的舍舍穿上克凡(裹尸布)。舍舍静静地躺在尸床上。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那种心情,让老两口在那一日有了一生中从未有过的痛彻心扉的寒冷。老两口无声地流着泪,引得在场的人也落了泪。

女婿哈格,一个年轻人带着一个小女孩过日子是相当困难的。还有一个关键的一点:虽说自己女儿舍舍口唤了,但女婿哈格也不能以后独身过日子。哈格二婚不说,还带着一个小女孩,谁家愿意把女儿给他呢?就是有人愿意嫁他,后妈又怎能待这个小女孩呢?毕竟不是亲生的;更何况也不是哈格亲生的。老两口苦苦商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就决定把小女孩要来自己养活。哈格也觉得这件事一举两得,当时点头同意。

这个抓养来的小孙女,还是起初老两口给起的名字,叫黑毛。小孙女乌黑的头发,露水般的大眼睛,惹得老两口格外地疼惜。老两口像是得了一件意外之宝一样,倍加地呵护和抚养黑毛这个小孙女。

黑毛长到十来岁,就会帮奶奶擦脸、梳头、叠被子,帮爷爷砍柴、烧火、煮饭。老两口的生活,若说有什么使自己快乐幸福的,就是眼前这个小孙女。在老两口的记忆里,这个小孙女黑毛带给他们无穷的快乐和甜美。原本冰窟一般的家,被小孙女黑毛欢快的笑声给融化了,整个房屋洋溢着暖和喜庆的气氛。真主是公道的;这是真主在冥冥之中赏赐给老两口一份贵重的礼物。

女大十八变,眼皮底下的小孙女也渐渐出息为一个聪慧伶俐的大姑娘。伴随着黑毛的长大,老两口内心里有一种莫名的不安和惶恐。有人进来说媒时,老两口这种不安就渗透了全身,使他俩觉得好像即刻要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险。这种危险只有怕随时丢失宝贝的人才能感觉到的。老两口不想失去这个给自己带来安慰和快乐的孙女黑毛,就像当初不想失去心爱的女儿舍舍一样。老两口真希望这个孙女永永远远留在自己的身边,哪怕把自己送到坟园再离开这个家也行。要想让孙女黑毛永远留在自己的身边,那就不能让她嫁出去。但这也就意味着害了孙女,哪有长到老的姑娘呢。怎么办呢?得想出个办法才行,老两口思来想去,夜不成寐。有时白天趁孙女不在屋,老两口相互嘀咕着这件事。一连几个月,老两口茶不思、饭不香。老两口跟孙女目光对视时,总是躲躲闪闪。似乎孙女也察觉到爷爷奶奶的苦恼,但想说话却找不到话说。

外太爷口唤后,四个外爷跟冰华太爷私交甚好,经常互相走动。我外爷登门探望时,老两口就把这个心事告诉他。外爷像悟出了什么玄机一样,满脸惊喜地说道,了却您老两口的心头大病的法子有了。老两口像瞬间抓到了一个救命稻草一样,急急地追问,啥法子?外爷说,您老两口现在无儿无女,就孙女一个亲人。要是嫁出去,您俩不得孤寂死了。要想既把孙女嫁了,又想给留下,唯一的法子就是招女婿。他们小两口把您老两口服侍到完(死),这处宅院和房子就属于他们俩的。说到这,老两口心荡了起来,但突然问起来:谁家的小伙子愿意上门当招女婿呢?外爷说,这个不愁,我早给你想好了。老三的克玛里不是今年说媳妇吗,我给老三说让克玛里给你当上门孙女婿。老两口略带疑惑地问,那老三同意吗?外爷拍着胸脯说,他肯定听我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 16: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三就是我的外三爷,是外爷的三弟。外爷之所以敢保证,是因为外爷家族中有服从长辈大哥决定的习惯。外三爷子女众多,光阴贫苦。光男的就六个。外三爷年年给儿子娶媳妇,年年落下了一些债。眼看着就要给老六克玛里说个媳妇把身上的担子全部卸掉,不料年年落下的债多且天天都有上门追债的人,怎奈巧妇无米之炊的窘境。还是拉些债给克玛里说个媳妇,外三爷硬着头皮往前走。外太爷带来的消息,对困难时期的外三爷来说,不啻是一种福音。兄弟俩一拍即合,当即找克玛里商量。怕克玛里不同意上门当招女婿,兄弟俩早已把准备好的话当面锣背面鼓给他讲清楚。外爷就先给侄子克玛里讲了一些同情外三爷抓六个儿子不易的事,最后还说了冰华太爷跟外太爷是世交,两家结为姻亲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当时性格极单纯的克玛里,听完两个老人里应外合的忠告后,也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不但自己的孙女没有嫁出门,还给家里添了一口人,冰华太爷老两口自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一年后,家里又添了一个胖胖的重孙。随着人口的增多,这俨然是个大家庭。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

就在小重孙会爬的时候,冰华太太口唤了。冰华太太的一生光阴岁月,就像是个赶路的人,时而颠簸着,时而阔步着,最后抵达了终点。不过,人生在世,每个人活着的情形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只不过是冰华太太活得比别人更艰辛、更苦涩。人在这个顿亚上,活着的状态不一样,有的人无灾无病、一帆风顺地活下去,有的人宰病缠身、坎坎坷坷地活下去。就像丛林中的树木一样,有的笔直高大,有的弯曲低矮。尽管每个人在顿亚上各个方面好坏的“乃岁布”(份额)不尽一致,但每个人的归宿都是一样。经上讲,每个有气息的生命都得尝死亡的苦汤。死亡就意味着每个人的平等。

先是失去了自己的爱女舍舍,后是失去了自己的爱妻,这两件事给冰华太爷极大的震动。冰华太爷是那种有苦不急诉、有泪不轻弹的人。即使苦难叠加在一起压在他的身上致使他感到窒息的时候,他也未曾像那些遭难之后歇斯底里发疯哭喊的人一样,把一胸腔的怨愤发泄出来。他只有在自己命定般的光阴里往前走,就像一头正犁地的老黄牛一样,除了往前走,别无目标。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 16: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克玛里和黑毛小两口三年后又生养了一个女儿。原本一个看似残缺的家庭,在一个老人与三个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中,又奇迹似地支撑起来。

在我幼时的记忆里牢牢地记着:母亲经常举念散乜帖,让我带给冰华太爷。每逢外家里有人举行喜宴或过乜帖(因纪念亡人而举行的款待仪式),非请德高望重的冰华太爷到场不可。一年下来,亲戚邻居就将比如麦子、玉米等农作物的阿什雷(伊斯兰制定的一种农作物捐献制度)散给冰华太爷。冰华太爷大半生没有做过什么生意买卖的,全靠众人的施舍和供养。在当地虔诚的穆斯林看来,冰华太爷虽未是我外太爷那种开遍大小寺坊的阿訇,但也是个遵守极佳的阿訇。

现在我对那时冰华太太的具体面相铭记在心,我清楚地记得,冰华太太面貌慈祥,静静地瘫坐在炕上。冰华太爷小声地向她介绍着我的情况后,她着重地看了我几眼。我猜想,冰华太爷之所以将声音降到最低,一时怕声音大刺伤了她的耳膜,二是怕伤了她的自尊心。虽然冰华太爷比她的年龄大不了多少,但是他让她感受到只有父辈才能给予的温暖和体谅。可以说,他把自己的青春和岁月奉献给了她和和女儿以及家庭。在平常人的眼目中,他的忍耐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他的一生不可不谓是传奇。他五十年如一日地伺候着瘫坐在炕的女人,即使抱怨的话也没曾对她说起过。他更没有那种沾化捏草的新闻,从而招来别人的一些闲言碎语。而他与她在某种意义上,没有正常夫妻之间的那种关系纽带。即使在她口唤之后,他也未续弦。

年年到冰华太太的日子,冰华太爷就会慷慨地拿出自己平时积攒的乜帖钱,让克玛里请来阿訇亲戚邻居来家干尔麦里(纪念亡人的一种方式)。听着阿訇们优美的诵经声和祷词声,他觉得自己不仅尽了对她活着时的义务和责任,而且尽了对她为亡人后的义务和责任。

后来,家境富裕了起来,克玛里小两口讨过冰华太爷的口唤(许可),拆掉原来的老房子,盖起了一排排宽敞的瓦房。小两口特意给冰华太爷的卫生间按装了热水器,方便他做大小净。每晚重孙过来都给他做伴,让他不至于觉得孤单。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的双眼渐渐地模糊起来,起初还能眯起眼睛看清三米之内的人和物,到后来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他的话越来越少,他是那种漠然世事的人。似乎人到了这把年龄,才会感觉自己的灵魂已经提前抵达后世,而自己的躯体暂时寄放在今世。只有等着那一口清气出去,自己的灵魂和躯体才算全然离开这个红尘。

冰华太爷觉得,梦幻一般的光阴日子,时而赐给他喜悦和欣慰,时而又赠给他怅然和痛苦。不过,自己所遭受的一切,都是来自真主的考验。当经得住这一考验的千锤百炼后,自己会在后世的日子里荣获高品。只有靠着不声不吭地忍耐和忍受,才能通过考验。

(完)
发表于 2018-10-2 1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0-2 21: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时代的阿訇队伍。
发表于 2018-10-13 22: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赛瓦布,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14: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