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61103|回复: 16

汉语古典著作《真境昭微》译者:刘一亝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8 15: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真绿茶 于 2009-11-19 01:09 编辑

真境昭微序
按真境昭微一书,系天方大贤查密氏所著,盖言其境,无境不真,言其真,无真不微,而究其微,又无微不昭,要之唯真也,故能微,唯微也,故能昭,亦唯实体乎真境也,方能通乎真之微,而昭乎微之微,余玩是书,总计三十六章,前十二章,言修道体道之功,后二十四章,明真理隐著之义,真境昭微,详哉其言之矣,曷为先言功而后言义也,岂自诚而明乎,抑由用及体乎,皆非也,功与义两相因,一而二,二而一,言功而义在其中,言义而攻寓乎内,无迟速,无先后也,因人用功而不知功之如何用,故先言功,因人求义而误认非义之为义,故次言义,失则俱失,得则俱得,故善言功者,兼言义也,夫人心本有真境,讵为诸缘幛扰,譬之明镜蒙尘,遂使满腔錮蔽,而本体已失,虽遇粗浅道理,尤且对之茫然,复何其异其灼见至理,所以当先从地上用功,书之大旨,要人辨出如何是后起之人心,如何是本然之道心,如何之去人心而远道心,如何以道心而治人心,方寸之中在在真境,可以心求,可以心至,所谓言功而义在其中者此也,求道修道矣而苟不明乎真理隐者之义,虽不役于歧途,而道体之真面目,实未能窥见万一,而所称求道修道者,仅负其虚名而已,故书言真理隐者之义,将其中原委次第,分际通变,虚实指归,究竟之妙,条析言之,或从表说到里,说到表,或从微说到显,或从显说到微,或以幻别真,或以欲辨理,或用借喻,或用反推,或用旁证,或用指点,横竖说来,滴滴归源,一一指出,真境,欲人依此用功,而一切无端思虑,自不投入清真之地,所谓所谓言义而功寓乎为者此也,总而论之,用功以心用也,明义以心明也,故经曰,一心一向,即向也又两皆谓之却物而趋主。

时乾隆十六年岁次辛未仲春之月
江左平陵彭辉萼题于西陵官署

真境昭微目录
一心  聚分  见道  变减  全美 研究 韞积  克己  克克 归一
提觉 慎守  真有 有  体用  名擬  化原  统序  秒蕴  更变  通碍上  通碍下  理象  名分  真品  实物  世界 象擬  显  理  能为  善恶  能知  真物合  体用合  辨义   
计三十六章

真境昭微
天方大贤查密氏著
金陵刘一亝敬译

一心一章
经曰  真主于人不置二心于其腹,其义谓无象之阙下,既予尔象,于尔象中,无所寄,惟是一心,尔盍一心一向,却物而趋,主毋将一心,作为百分,分逐私意,以成杂记焉。

聚分二章
分之为言,乃务分杂,因事成数,聚之为言,乃以明见,自象归一,或人疑谓,聚乃聚诸缘,而不知聚诸缘,卒流于分,惟达者定识聚诸缘必于分,以故撒手而弃却也。

见道三章
真主,无时无地而不临观万有之表里也,嗟乎尔人,不见其见,且见他物,不道其道,且道别途。

变减四章
凡非主者,必变必减,其理属隐无,其象为幻有,昨日原无,今已不见,今日已见,原来却无,当悟明日将为何物矣,乃尔不知,将顺服之疆,传与逸望之手,将倚托之背,依于幻灭之藩,尔盍体心脱绝诸缘,一心顾合, 真主,惟是  真主,永常不减,一切新生之茨,不能破其悠久之容也。

全美五章
圆通之美,惟是至尊至贵之阙下,凡有全美见于万品,皆其全美余光之流被,万品得此,乃有全美之影响,故一切所有之知识,皆其知识之迹,一切所有之见闻,皆其见闻之果,要皆阙之大用流行,降自通统之巅,见于分碍之麓也,(迹一作显)
影响(鼓之合浮影之随形,响之应声,其捉一也,又云弄影劳形,不识形为影本,扬声止响,不知声是响根)。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5: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六章
人身虽浊,其性最灵,因形而受状,遇物则染也,达者有云,人性苟能体真理而见,象则象不能碍矣,合真象而成形,几与天地同体矣,众人沉沦(即沉沦物我之意),迷于形质,溺于幻影,不复觉,不欲离矣,慎守之士,亡我亡物,究体研真,明夫万有之品,皆其丰美流传之处,众物之阶,皆其全能显露之所,至道真脉,于此得手,玄功秒致,于此用力,喜己喜物之心化矣,存己即存主,喻己即喻主,碍者通焉。

韞积七章
韞积此道,须臾无间,凡寝食语默,及一切动止,务必心存,无令虚度,务必自惺,不致昏愚。

克己八章
既知道广大延长,包含一切世界运会,则当究体忘形,而以扩充其规模为寻绎也,此非加谨用力,克去己私,不易得也,私愈克,则道愈明,臆于除,则道愈健,谨则纷杂之虑避去,真有之光昭至矣,万物皆备于己,无外物之烦忧矣,不自觉,不觉其不自觉,无所为,独一真主矣。

克克九章
克者,真有胜,显于心,而不觉外物也,克克者,亦不觉其不觉也,克乃韞于克中者也,克之人若自觉克,仍未克也,盖云克与克者,游属人事,觉于人事,非克也。
归一十章
归一,心于一也,斩绝外物牵系,将己之求好知识割绝,一切所求所好所知所识,而专觉于主也,觉于主,无觉也。

提觉十一章
人常陷于私欲之网,是道之恒难明矣,惟得至恩提觉之消息,见于其人,隐显之事务,净于其心,道之味始胜身命之味也,勤苦释,妙境显,私意除,而畅快之歌起矣。

慎守十二章
真诚求道之士,一得提觉之接引,合当矢心固守,宁贴而无畔,应知此道最不易得,且不易进其当然之极也。

一亝曰,昭微总三十六章,以上十二章,言,求道之功,其下二十四章,始明真理隐显之义。

真有十三章
真有惟一,无所次第,无染更变之名,不干多数之谓,主万化不化,妙万迹而本无迹,学莫能载,目莫能视,显诸色相,自无色相,觉彼万物,自超万物,*观其丰,目光先眩,欲洩其妙,喉*先哑,欲思其微,心至先惑。

有十四章
有,有二义,曰幻真有,幻有,为变通之有,有其名,无其实,不过就人之知解而论其显象也,真有,乃至实之有,自为本体,而实为诸有所依赖也,除此有,则无有也,万有赖之而生,依之而立,若以有字而名*主,以止一义,不以第一义。

体用十五章
体用不即,亦不离,不即言其义,不离言其实,譬云,知必其体知也,能必其体能也,仁威爱恶皆然,义虽别而归实于一体也,且未显之初,惟一有耳,一切名目称表其擬喻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5: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名擬十六章
本体无可名,无可擬,可名可擬,以其向于表世也,于初动中,自见于自,乃有知见赋授之喻,言知,必有知者所知者,言见必有见者所见者,言赋授必有赋授者,所赋授者受赋授者擬喻起而名不一矣,显后于隐也,则隐为本,初为太始,而有隐显始终之名矣,至第二动第三动而下比擬生,生而名喻无穷焉,隐愈密而显愈彰,显愈炽而隐愈微矣,故曰玄哉,* 真主以显光而隐,以垂幔而昭,其隐,论其流通,其显,论其发现。

化原十七章
初动为贞一,为妙乘,包函一切有无法乘,专体而言,其为止一品,兼用而言,其为第一品,止一品,为里,为原,为始,第一品,为表,为委,为终,第一品之擬喻,即其统总而言,对物,则有化生赋予之名,不对物,则有知活能为之名,是即真有体用之名也,本然服此诸名,所知之象,即真有统具之理也,此际仍未有数也,即其分析而言,则曰分章,曰各正,日显著,此互分外物之象也,本然服此诸擬,所知之象,乃物有各具之理也,此际始有数也,凡物有各具之理,然亦得真有流行于其间,而后乃能显著诸法迹也,得之全者,为圣,为贤,得之偏者,为凡,为愚,为万物,止一之本然,同其为主为物,始终一切妙用,无不昭着而流贯于第一品所具2万理之中也,在性界,或象界,有色界,或无色界,今之世界,或后之世界,如是总不过实验真有名目之全也,是为显化之品,化统总于分析中也,若言真有本然之全,则无分物我,乃自己为自己,显自己于自己也,是为默化之品,化分析于统总中之本能,实全无量之富也,其一切本事,一切运会,一切擬喻,及凡显化于谓主为物一切品第之当然法则,俱已摄象函一,如其所著所见之法象,先统见于本然中矣,从此富于万有也,经曰,惟*真主,富于万世。

统序十八章
有真有,而有真知,有真知,而有真能,知能体用,为作出焉,为作出而后理气分,理气分而后形象著,形象著而后长养形,长养形而后灵活生,类以相辨,属以名分,名相相依,全非实物,惟是真有,自显其本事,初于知品,统蕴其理,次于能品,分著其象,乃成外物,外物皆依于真有之名相也,灵活依于长养,长养依于形质,形质依于气,气依于理,夫理者,真有知能之秒蕴也,如揭去分别一切灵活之名相总为一切长养之体而已,如揭去分别一切长养之名相,总为一气质而已,如揭去分别一切气质之名相,总为一理而已,如揭去分别一切物理之名相,总为一真有之知能而已,再揭去分别一切知能之名相,总为一真圆通之本然而已,止一真有也,而所显之名相,不同也,狭见之徒,不达所本,以为物外有*主,否则*主为万物所束缚云。

秒蕴十九章
多事蕴于一体,非若析蕴于总,水蕴于器也,乃用蕴于体,固然蕴于所以然也,譬如一为二之半,为三之一,为四之一,以至为百千万亿之一,皆蕴于一之本然中也,其一先俱能为诸数之一之理矣,然不加诸数,恒亦不显也,又如烛焚温暖熟食之能蕴于火也,火先具有诸能矣而未遇诸物恒亦不显也,由是乃知真体之包万有也,犹所以然之包固然,非若总包析,器贮水也。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5: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变二十章
一切本事擬喻,由于外象之隐著而更变,更变其擬喻,不能更变其实体之体用也,擬喻更变,于无本体无干也,譬如甲坐乙右,起而坐坐于乙左,乙同甲擬喻更变,而甲乙本然之体用仍旧也,真有服,贵物而不加益,著贱物而不加损,日光普照,不因麝香,不受花色,不为刀破。

通碍上二十一章
通非碍不著,碍非通不形,然而碍必求于通,通无求于碍也,故需自两边,求自一边,犹手动与扇动义也,且通为碍之所需,乃在变易之道,非专为一碍需也,通本无变易也,故万物碍,专求于通而无他。

通碍下二十二章
通不求碍,言其体,必需碍,言其用,盖其体之名,及其真用之事匪碍而不可呈露也,碍即通也,即通之显也,故曰,碍者乃真,所碍者亦真也,求者乃真,所求者亦真也,所求所碍,在统一之品,求者碍者,在析分之位。

理象二十三章
众物之理,即真有之知,擬其本事之动也,或即真有之本,自于知中,擬真本事而动也,众物之形,即真有之表,诸理之法象而显 ,或即真有之本,自服其法象而显也,盖所谓理者,秒于知者也,所谓形者,著于能者也,知与能,真有之用也,用论真实,即其体也,是故凡言物,谓是依赖真有者可也,谓是真有之动亦可也,谓即真有之本,=亦可也,义实异而实一,其可分可合之原也。

名分二十四章
真有虽说在万类幽显之物,然其品第不同,阶级不可乱也,盖谓每一品有专属之名称故也,擬喻异乎别品者,即如为主宰之品,及为物之品者,即如为物主宰之品,及为物之品,若将*为主独品之名,如*谙喇乎普慈之称,说在万物之品,至为悖逆,若将独于为物诸品之名,说在*为主之品,极为迷乱。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5: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品二十五章
真有止一无多,其为实有,为圆通之有,第有多品,最初为不动品,妙通无碍,无干擬喻,不著声闻,耳目者无所用其聪明,智悟者无以运其灵慧,大用统全,欲探其微,明者惑,欲通其义,言者哑,无踪迹可追,无义理可究,第二品,即其动也,此动包总一切*为主当然之动,及一切为物能为之动,此品名曰初动,盖真有实理,为万动之初也,其上即不动之品也,无他,第三品,正止一包函一切本为授迹之动,此为*为主之品也,第四品,乃分析*为主之品,此即显本为诸动止名目称表也,此二品,可为真有之表,所谓真理当然之则,专于此际分也,第五品,乃止一包函一切能为之动,此众有之理,继*为主之品,自为自见也,此能为为物之品也,第六品,乃分析为物之品,即为世界也,此二品所显,谓之外表,生生之机,其固然之道也,此即真有服众理之象,万物之形,自行显化也,要其实,并无多物,惟是一真而流行于万有表里之品第也,其在一切理象,即是一切理象,即犹一切理象在真有,既是真有,*真主原无一物与同,又云,欲辨真与物,须观水与沤,未有阿丹之时,勿谓真与世界离也,离世界不可以言真矣,世在真中既是真,真在世中非非世。

实物二十六章
万有之理,乃真有之本然,即万有之实理,其在本然之位,实为一体,说二不得也,说无不可也,第论其诸品第中,有多数之发现,倏为终继显著之理也,以一体,而一切幽微显著之象见为多数也,其实原无多数,惟一体而已,此一体,若论圆通自在,不干所言一切显碍则为真,若论诸显碍而成多数,则为物,世界乃真之表,真乃世界之里,未显之先,世界即真己显之后,真即世界,圣人曰,*大哉真主,隐则名真,显则名物,实为一理,表里始终,皆有擬喻也,达者有云,万象无恒,生息无己,或为法象之轮替,或即真有之往复,皆与体而逝,即减者不复起矣。
世界二十七章
先贤曰,世界之为言聚也,聚一切显象而统会于真一本然中也,且世界之变易生生,乃与气之流行消息,时减时起,一世减矣,又一世生焉,众人不达此义也,彼词学人,泥于虚,词学人外真理而求理,谓理有数,其变易生生之象,即依其理而立,而不知统为一本,世界万物,惟是名象错综,气数而更新,原统于一本中也,但此一本,隐著不常,时此象而象而显,时彼象而现,而彼观者视其法象轮流,后见者与先见者,形模相似,遂而疑曰,是为永常一事也,数学家虽亦言世界之变迁,而未明夫实是一真,而服此世界万有之形象,此为显化,匪形象,无以为显化也,诸形象,实为真有为形象之里矣,乃彼人不悟,而谬为言,由世界虚空,因幻虑而有象也,词学不及,数学过矣,惟真识之人,灼见一真之阙下,一息一现,其现无重,以不二时现一事,亦不以二事现一时,此一时现此一事,彼一时现彼一事,不同亦不并也,此中有微意也,*真主有对待之诸名,有仁有威,常并同而不伤行,仁动则物生,威动则物减,生减不常,故曰所显至异也,未有于诸时而专以一动显者也,一世方减,则另一世相似者随生,而懵懂人以万象之轮流,四时之代谢,遂疑世界之有,总在一时,四时之序,常在一脉,而不知世界乃真一本然,所统会之象者,以万之理,原无可喻,而欲喻之,不过擬其象而已,譬如人云,夫人者,能言之活者也,言活者,不过能觉动而能长养之质也,言质,不过受诸形器凝合之气也,言气,不过显自真有赋命之一理耳,凡如此喻,俱不过名象而已,惟其浑然之体于诸名象中,所究竟者,未可以名象喻也,盖曰,能言必有能言之体,长养必有长养之体,除去能言长养之名象,则是浑然之体也,此浑然之体,即真有实有之体也,是为自立而立诸象者也。

象擬二十八章
真一丰颜,极大极厚之幔帐,即其本然著碍显数,服诸本有之形象,而著形色踪迹于外表也,隔幔之人,遂以为一切形象,总为外物,彼不知外物未形,早于无极中,一一俱现呈于非真有也,真有惟一,终始如是也,在聋瞽之见闻,无非滞碍,非多数也,古海新生浪,见浪不见海,海隐在浪中,浪显在海外。
(古海翻新浪,愚夫当下迷,今知海是浪,不复妄支离。)

显二十九章
凡世初显一形状,显者,非显位也,显者是一物,显位另一物也,且其所显,乃形影非实体也,如水与镜然惟真有圆通之本则不然,其显者,即其显位,一切显位之所显,即其本体也。

理三十章(第二含字一作合)
一理具含万理,万理统含一理,故曰万物中有万理也,贤云,一点心开,百川同沛。

能为三十一章
凡有能为,自诸显位显出者,其实子真有而显,非真有显位也,故曰,人无为,为惟自*主,而人但喜以归己也,是以凡论能为而系之人者,正是切言真有,乃以人象显也,非以人体显也,经曰,*真主华尔,乃尔所为。

善恶三十二章
凡诸性情气运,及诸为作,显于一切显位者,其实系真有显于彼一切显位也,设于一显位中见一恶,或一损,可以是因别一事无也,盖凡为有者,皆纯粹至善也,即有似以为恶者,亦有为别一事之无,非为此一事之有也,譬如雹伤果,于果为恶也,而其所以为恶,非因其模状之有不善业,论模状,政亦全也,乃因其果未就其为果之全也,又如杀,恶也,其所以为恶,非因杀者之能,或刀剑之利,或被杀之易折其肢也,乃因生活之更去耳,生活之更去无也,故曰,是有皆善,虽恶亦善,善者全者,乃自本然之事,恶者损者,归于禀受之颓云。

知能三十三章(一作凡物)
万物莫不有知也,而各有多寡之不同,其多寡不同,由之乎禀受于真有,有全与不全耳,受之全者,其知亦全,受之略亏者,其知自少也,其所以全与不全之缘起奈何,关乎人之所得于真理物理之胜衰也,凡于物理中,真理愈胜,其知愈全,物性愈胜,其知自减,真有之知,实贯乎万有中也,故无论巨细显微之物,莫不有知也,但知有二等,有据俗见,可谓知者,有据俗见,不可谓之知者,二等在具目者,皆谓之知者,譬如水,虽以俗见未可以云知也,然视其能分高卑,去上而能下,遇空则入,遇实则处,可行则行,不可行则止,皆知之能业也,岂特知也,凡真有所有之能事,无不流行充贯于万有之中,而万物无不具有真有之能事也,但有胜衰,多寡全与不全之不同耳。

实物合三十四章
真有之体流行于万体之中,即万有之体,犹万有之体,函于真体之中,即真有之体也,真有之用,分布于万有之中,即万有之用,犹万有之用,蕴于真用之中,即真有之用也,虽真体无以为体,离真用无以为用,故云,亦有,惟真耳。

体用合三十五章
总一真也,实有其体,知能其用,显用其为著象其迹。

辩义三十六章
篇中或谓万物之体用,总系于*真主,又谓系于*主者,惟物之体,其用则物自成者何也,盖真有之显化有二,曰理化,曰形化,理化函于知,蕴于里者也,其为默化,始具万有本然之体也,形化见于能,发于表者也,其为造化,乃成万物固然之用也,默化则是独为,造化则兼有物为,以物先有其理以为体,其用自当从体发也,所谓体用皆系于*主者,兼两化言也,体系于*主,用系于物者,专造化而言叶,要其实总真为业,物为真为之印迹也。

真境昭微小序
古云,人各有能有不能,人不能强我以所不能,我亦不能强人以所不能,均不能强以所不能,则均有所不能者在也,果以所必能者,勿恶勿助,以求至乎其极,则各所必能者,何妨旁通于不能,*景初先生于真境昭微一书,必能者也余,必不能者也,延先生不以余为不能,而屡嘱序于余,此即余不敢以先生为不能,而亦当求训于先生有同意也,两相左,实两相须,两相遇,自两成亦,夫吾儒之教,岂不为亘古中庸之极至者哉,假今冠儒冠,服儒服,迹其行事,则自专自用,子专,而不父其父,弟专,而不兄其兄,推此之类,讵徒圣门所必摒,且为杨墨之罪人,盖信道不笃,修道不专,则无一而可能也,善哉是书,先言功用而言义,言功则曰一其心,言义则必求其真可起修齐治平之道,三纲五常之理,非功无以造义,非义无以见功,后之学者,用功行义,但观其能与不能耳,苟能其所能,虽有不能无伤也,苟不能其所能,虽无所不能,亦奚以为。

乾隆乙末岁麦秋中浣琹城危烟吹篪氏题扵沱水旅邸之绳齐馆。
发表于 2009-10-28 16: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祈主回赐!
发表于 2009-10-29 10: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发表于 2009-10-29 10: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桃花开了朋友辛苦了,要奉献一个大部头确实需要花费不少精力,求主慈悯您!
发表于 2009-11-7 22: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桃花网友的辛苦劳动,求真主慈悯你!喜悦你!
发表于 2009-11-23 16: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10: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