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7143|回复: 6

清真释疑(节选)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6 06: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真释疑(节选)
金天柱
    【导读】本书为伊斯兰教教义学著作。作者为曾于清乾隆年间在翰林院任四译馆教习之职20余年的金天柱(字北高)。作者既湛深经史,又旁通伊斯兰经典。在论及此书的写作缘起时,作者表示:“清真者吾教之宗,释疑何为而作也?由于各教莫能思吾教之行事,蓄疑团于千百年而莫释,未学吾教之书而不知其所以然之故,故致使各教之疑愈生而各教之物议愈纷”,“今日为略抒鄙言,俾各教之人思其理之合一,事之大局,疑心顿释,吾教之道庶不无小补云尔”。据清光绪年间刊印的《清真释疑补辑》中许文庸所作之序称:“是书曾于乾隆年间进呈御览”。但当年刻本已难寻觅,目前流传的为清光绪三年( 1877年)重刻本,金书约13000字。《清真释疑》书前有乾隆初年松滋陈大韶所作之序和作者自序。正文采取答客问的形式,针对伊斯兰教提出的各项疑问数十条,由作者逐条加以解释,并引申中国各种经史之言,尤其是儒家经典进行诠注。其内容涉及饮食、宰牲、服饰、葬仪、蓄须、出家修行、沐浴、封斋、课财、祈祷、人伦五典等许多方面。在答疑时,作者一再强调中国穆斯林的信仰习俗不违背中国传统礼仪,合乎三纲五常、子臣弟友之道6全书宗旨显豁,譬喻简明,引入入胜,书后有若干中国伊斯兰教史料附录,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再次重刻序
窃观《清真释疑》一书,刊自前贤,阐发真主,贵人极品。承领天命五功,人伦五典,天经三十册,明命至真。以事了目,教门至贵,与夫正心诚意,认己认主之学,遵守者得矣,自欺者失矣。是书也,其于好道阅之,无不赞赏。
为板遗失,其广播重刻。略述片言,以志始末云耳。如有同好道者,自备纸张印刷,以广流传可也。
【译文】
我读了《清真释疑》这本书后,知道它出自先辈中的贤能者之手,阐发认主之旨以及先贤们的高贵品质。书中肯定了人伦五典与天命五功的重要意义,三十册《古兰经》是天启的最为真实的语言。《清真释疑》讲论透彻,读来使人清晰地认识到伊斯兰教是伟大的宗教,需要我们诚心诚意地去学习,既要体认真主又要体认我们自己,诚信它的人定有收获,背离它的人定有损失。爱好思考问题的人阅读这本书后,没有不赞赏的。   
因为书的原版遗失了,我们只好重新刻版,期望能使本书广泛传阅。在这里,赘述几句,以便记录一下这件事。如果还有热衷于此事的同仁,请自备纸张印刷,使本书流传得更广。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06: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可宗序
予始祖天方人也。   
天方之教以奉主命、朝拜为务。自隋唐传人中幅,一切明心见性之旨,足与吾儒相表里。第①国音世罕能识,且附居内地者为日既久,沿诵失真。己则不能无疑,又曷怪人之疑之者?   
天柱金先生恐教之中湮,爰②著释疑一篇,以行于世。其中词旨显豁,大率取儒家道理,以证其说之旁通。读是书者,反复研求,了如指掌,始信四海之大,千圣同心,复何疑于天方之教乎?   
顾兵燹③流离,版片尽失,同人延鸠赀④付梓,嘱予校雠,诚不欲没金先生一片婆心也。因为叙其颠末⑤如此。
                           
光绪二午闰五月望日⑥真州⑦也园氏   
石可宗谨叙
【译文】
我的祖先是麦加人氏。
兴起于麦加的伊斯兰教以尊奉主命、朝觐、礼拜为日常事务。伊斯兰教自隋唐时期传入中国以来,所奉行的引人向善,止人所恶,尊重人性等教义教规与儒家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可是,穆斯林所诵读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在中国很少有人能听懂,况且他们居住中国内地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就拿语音来说,靠一辈辈人的口头传诵必然失真。现在,许多穆斯林不懂教义,连他们自己都稀里糊涂,又有什么理由责怪那些对伊斯兰教提出疑问的教外人士呢?
为了振兴教门,金天柱先生著成《清真释疑》一部,流传于世。这部著作思想鲜明,基本上是用儒家观点论证了伊斯兰教与儒家思想的共通性。读者如果能反复研读这部著作,熟知其中的内容,就会懂得在大干世界中,圣贤们的思想是相通的,又怎么会对伊斯兰教持怀疑态度呢?
因为战乱,本书的原版已经遗失丢尽,朵斯梯们再次集资刻版印刷,并要我负责校对,我们这样做确实是为了让金先生的一片苦心不至于枉费。因此,我作序文一篇,以记述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光绪二年(1876年)闰五月十五日
                                                         江苏真州也园氏石可宗谨叙  
    ①第:但,只。
    ②爰:于是。
    ③燹:火。多指战火。
    ④鸠赀:聚集钱财。
    ⑤颠末:自始至终的经过。
    ⑥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日。
    ⑦真州:古州名,位于江苏。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06: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叙
从来大道昭垂,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奚必疑之?亦奚必谆谆辩之?然宇宙寥廓,中外攸分,人之体道者,各有从入之路,捷径之门。自不习其事者,以为奇异之端,遂从而非议之,将使微言大义掩晦,莫彰而其真不出。有心斯道者当申明其说,使人易知共晓,彼疑、之者自澳然冰释矣。如:清真教典,始于西域天方国,乃至圣绍鼻祖心传。其源远,其流长,其道广大。
悉备自唐贞观时,高贤塞尔德•宛噶思【塞尔德•宛噶思:唐代来华的伊斯兰教传教士之一。旧译“斡歌士”、“斡葛斯”、“旺各斯”等。相传,在唐太宗在位时由阿拉伯来华传播伊斯兰教,到达长安后,受到唐太宗礼遇,并敕建清真寺。后到江宁、广州传教。去世后葬于广州城外流花桥畔。】奉至圣之命传教中土,至今千有余竽。以认、礼、斋、课、游为纲领,以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为条目。其道之大者,五伦五事之必遵,与儒教无异。但饮食、衣服之制,冠婚丧祭之典,大概从朴素之风,取清真之义。世世率由,无敢擅易。缘教中有行之不著,习焉不察者,遂至疑信相参,以为拘而难行,甚且有忍心悖畔,坏祖宗之良规而入于他途者。此疑之当疑也。亦有他教之人见其遵守严密,不考原委,从而非议多端。此疑之又当释也。
予有志未逮①。幸乙卯中式②,乙丑公车③北上,春闱④试后适止馆,卿余公请序书。
盖闻士君子读书明道,以期传世,历亘古而不磨,质百代而不惑。其道岂有二哉?是明其所不知而释其疑也,释其疑乃可以传。传之者固不一,而其所以传之者,不外于三纲五常,天人之事交尽而已。推其类,则有以道德传者,有以事功传者。而其最传而最著者,究无出于洙泗⑤之师生。何也?当其未经讲明道统之日,天下之人未知夫二帝三王⑥之道为如是之经天纬地,不可磨灭,几何不疑于心而涩于口?一经讲明,则疑者释矣。是以至今人知遵二帝三王之道者,即知慕为孔氏之生徒。故孟子云:“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⑦亦以疑心释而有是见道之言也。窃念阙里⑧从游之时,二三子追随杖履⑨。不过一讲学之布衣,相与株守衡门⑩,乐饥泗水⑩。斯时之人,非谓其有万乘之尊,千驷之富也,而何以从游者之众也?是慕其有万世教民之心,而不至于衰且竭也。
然而,千载一时,究难幸遇竟遇矣,而又未得有只字片言以明其道,解其惑,犹之乎未遇,而空此一幸耳。且圣门之教,皆尚躬行,不务浮夸。故孔子尝诲人日:“辞达而已矣。”⑩又日:“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是非,望于躬行乎。”⑩
以柱子雍正四年,因祭扫父墓人都,适逢前任馆卿许出示招考收录,行走迄今十九年矣。其中事迹熟睹,深知自愧下僚末吏,不能如志以报国恩,惟兢兢拙守,不敢自陷匪僻⑩,以遗君父羞然。而行与世违,人因毁异,初不能效脂韦之习以取容,终不忍变正道之趋而改辙。苟朝云清白暮藏垢污,小人且知非之,况君子乎。
如蒙咨访馆中积弊,极为开导诱掖⑩。谓“吾人既已委质⑩当朝,则此身不为己有,汝不闻食人之食者,当分人之忧乎。观此馆中百十余人,每年奉禀动支千数,此所谓有人民社稷之寄者。汝亦身列教师与有人民之责,凡有人民社稷之区,岂能一一无议?惜人未之察耳。今及而不言,隐恶大焉。勿谓甄别番⑩汉,端楷奏为一等,足以尽汝之职守。纵文艺精工字画整齐,不过为人生之一美技,圣贤素所不重。必欲讲明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理,至克去己私,复还天理之后,尤必实心行出,方是真正学问,文章方有益于身心性命,明德新民亦在于此。吾人当以圣贤为师,一节之士不足学也。”
当时闻训,疑惧偕释,急白数事以谢愆。尤其后,稍为更置,觉有生色,论考费之少裁;恒多利益定执照之不发,冒滥全消。其他或归权于上,使谋利者不敢复专,则朝廷之法以尊;或拯救于下,使柔懦者可以独立,而育材之教自长进。如考之条,示约诗文而取人,远方寒士暂得依归。
谒拜之际,风雅可观,无何,侍侧寡俦①常忆负笈之众,及门未久屡闻去后之嗟。而珠玑灿烂,频搜月课之,选文字辉煌,顿兴梨枣之工。求稿填门,长安②之纸价倍昂;问字盈庭,座中之英俊良多。当是时,千祥集而百福臻,庆何如也?至于叠颁手论,委用连施,幸督工之不徇。“夺盗地而清还”,是公云利矣,而私实尤之。人之谮③也,其能免乎?且云君子之鉴,百世新之;小人之恶,何足畏也?敬而听之,汝其勿惮,彼不知有天者,日蒙一可以祸福,斯人之态而欲人之趋附之,私之畏之,为遂也。而清操之士无敢视焉,故尝念祖籍。
回教素名清真,夫所谓清真,凡所行事远避其浊;求人于清真者,不媚诸邪以邀福。独事真宰以听命。存真去伪之义,明天道也。而回教之来中夏自隋唐始,代为编氓,绝无异念。亲亲而尊尊,生养死葬之礼不爽分毫,尽人道也。且读书入仕亦与世同。
缘教内书籍未经汉字音译,恐音韵背离有失旧章,即如国书之必识其字,叶④其调,固根本之意也。至教内斋拜、修齐、治平之理与存心养性之学,外人无暇讲论,何由深知?
今天下之大,奚啻万国,而八国⑤之书现存署内,每馆之字不满四千,独西天番字仅八百有奇,度各国之所存,谅亦百千之毫末。较之汉书之便利,自不足以敷用,而大国之典,应无不核然。想其大概,既有君长,自有制度,文为不待一人之造作。故各国有各国之字画,必有各国之行事。
节末虽有殊分,纲常原同一臻。不则竟无尊卑、长幼、礼乐、刑政,则国何以治?家何以齐?人民何以安?社稷何以久?由是思之,使各国尽无书籍文字,几皆为鸟兽之墟矣。
凡事皆有义理,是以大学首言“致知格物”。致知者,知其身心、性命、家国、天下之理;格物者,格其公私、是非、辞受、取与之义,则人己之事不至错淆。此之谓致知,此之谓格物。今人不知其理,遂疑其事,疑其事即乱其心,故每加横议,任其所欲。虽教内之前人,亦曾著有书籍类,皆大经大法,深文厚意,而不屑白此目前疑案,以是而憾者有午。
然素习本教之讲,惯常欲以汉书之文字明回教之意义,深惧夫言之不文,行之不笃,为当世者鄙。至乾隆二年叨①沐皇上豢养之深恩,得受译学之掌教,而又身隶回回馆师。训课本教字书,其于风俗人情、伦常日用正当讲明。上以报效朝廷,次以显扬祖教,不为世人所疑。使天下之人展卷观之,如觌面②谈,知其不外于纲常,自然无疑于事迹。疑心一释,四海同居。编纂是书正此时之所当为者,乃上天降临,未期月而书成,经寒暑而修饰。命其名日《清真释疑》。意谓世人疑清真之理久不能释,思其所以释之者,莫若成书计。口之答人不过一时,书之答人可以百世,可以天下,大哉!先圣立书之训,令人遵之无已也。
昨书成已久,藏不敢出。有湖北松滋拔贡生③考授官学教习,陈姓名大韶者,素与友善,忽检是书阅之竟月,操管直批,鼓掌大悦,随发论日:“予向者尝疑,回教之近于释也,乃言不祀鬼神以邀福;又以近于老也,乃云不求白日以飞升。观其教是仍然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教也,依然士农工贾之人也,无以异于儒也,予又羡回之为教,坚定其心志,从未有流而入于释老者。盖以深明其弊,而实知其伪也。
而吾儒之人,日流入于二氏,而且为之著书,而且为之立说,且助彼日,儒释道三教原来是一家。彼亦未知思也,孔子日:‘攻乎异端斯害也已。’④孟子日:‘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昌黎⑤始谓释老之害过于杨墨。三教一家之言我知之矣,果一家耶,则圣贤不当有是言。既有是言,必非一家。子今进解一家之言,以释世人之惑。彼二氏者,首无夫妇,何能生育?既无生育,其道必亡。试问崇二氏者,孰非吾儒之子孙,今则流人二氏。世人亦有天良不昧之时,若辈凝神自思,深知源本,故言之日三教原来是一家,其意实云:皆儒教之人也。是一家也,非言道也,是言人也。观子之书,予之疑释矣,子速成书,以释天下之疑。”
终未敢疾行,藏之数岁,几至湮没。昨大韶复来催督,又教中之读回书、读儒书者观之,莫不欢欣鼓舞,皆欲代为鸠工付梓,时虽心动,仍未敢行。而曷可不敬录是编恭呈斧正,并请一言之序,以耀夫简端,使天下万世之疑回教者观之,莫不尽释于无涯矣,钦仰之思何容己焉?
又尝闻教诲,谓天下之事,无不散之局。今于未散之先而预营散后之思,特命在馆师生分写“十三经”⑥一部,以为归老之娱,置之案头。于会心得意之时,开卷展观,直至终篇,又见书尾之末落写某人敬书,凝眸之际,如见其人,想亦悲喜交集,不能已于’际者。悲其不能如今日之对晤一堂,宁不先其心而预伤之矣?古人有云:字如其人。澄心观之,亦若当日之气概如在目前,此亦寿享林泉之佳况,虽后日独坐之时,亦犹夫二三子共侍之日也,岂不快哉?
今如我皇上行旷古未有之典,亲幸翰林院衙门,诏诸学士联韵赋诗,刻石于署,以垂永久。是圣天子乐育斯世于无穷也,而不知万世之圣子神孙观之,亦将乐大业于靡尽矣。诚所谓“后之视今,亦犹夫今之视昔”①耳。
以道高德重之身,而又兼理学文词之望,是以得逢此千载一时之盛。柱今冒昧呈书,并陈请斧正、改削而恳序者,亦预谋归老之一日而兴侍坐之思。虽得失不同,然优游②则一使。忽而不请,悔何及矣。幸前以八馆落成之日,曾有诗记,并昭告文字呈览,已蒙教诲。附刻馆,则世人观之,仰见盛心。因思是书一行天下,后世无时不有展阅此卷之人,皆思慕而愿见其休光也。
何也?盖以疑心释而道斯明矣,赖一言之重也。倘惜片言之赐而不允其所请,然已请焉;尤虞位重不也琐屑,斯亦可以释天下之疑矣。故日:士君子读书明道,以期传世,历亘古而不磨,质百代而不惑者,是释其疑也。释其疑即谓之有万世教民之心也。有万世教民之心,其谁日不得为圣人之徒也?
柱之鄙意如是,惟大人海容而教诲焉,是幸。
①逮:到;及。
    ②,中式:科举考试合格。中试者为举人。
    ③公车:举人人京应试的代称。
    ④春闱:春试。
    ⑤洙泗:即孔子聚徒讲学之所。代称鲁国文化和孔子的教泽。
    ⑥二帝三王:二帝,指尧、舜;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
    ⑦见《孟子•离娄下》。
    ⑧阙里:旧曾用作曲阜县的别称。
    ⑨杖履:敬老之词。也指老人出游
    ⑩衡门:指简陋的房屋。
    ⑩泗水:淮河下游第一大支流。
    ⑩见《论语•卫灵公》。
    ①俦:伴侣。
    ②长安:泛指都城。
    ③谮:诬陷,中伤。
    ④叶:共同,相合。
    ⑤四译馆初设时包括八馆:鞑靼(蒙古)、女直(女真)、回回、西番(西藏)、西天(印度)、百夷(傣族)、高昌(鲜尔)、缅甸。  
    ①叨:承受。
    ②觌面:见面,当面。
    ⑧拔贡生:科举制度中考入国子监生员的一种。
    ④见《论语•为政第二》。
    ⑤  昌黎:韩愈每以昌黎自称。故后世称为韩昌黎。
    ⑥十三经:唐代把《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毂梁传》、《左传》、《诗》、《书》、《易》称为“九经”。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宋代又将《孟子》列入。因有十三经之称。如果发动全馆师生来抄写它,绝非易事,也没有必要。据此可推测这里所说的十三经,可能指的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中所使用的教材——十三本经。
①王羲乏《兰亭集序》语:“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②优游:悠然自得的样子。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06: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译丈】
自古以来,正确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犹如日月在天空中运行,江河在大地上奔流,有什么可猜疑的呢?又有什么可辩驳的呢?然而,世界辽阔,国家众多,探寻事物发展规律的人们,各有各的治学途径和专业领域。(有的人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就把它们看做是异端邪说,于是,加以指责和诋毁,致使寓于其中的真实含义隐晦,不能传播、发展教化众人。所以,对于寻求真理的人来说,应当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宣传他的思想,使人们心领神会,这样,一切的疑团自然会如冰雪融化一般涣然消释。例如:伊斯兰教的经典诞生于天方麦加,是至圣穆罕默德继承先贤们的遗愿,接受天启而传述的。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思想内容包罗万象,气势磅礴。
据文献记载,自从唐朝的贞观年间,圣门弟子塞尔德•宛噶思奉命来到中国传播伊斯兰教,迄止今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穆斯林以念、礼、斋、课、朝为基本功修,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道德规范。说伊斯兰教是正教的原因是:它要求每一个穆斯林必修遵守人伦五典、天道五功,这与儒家学说并没有什么质的区别。但在饮食、服饰、婚姻、丧葬、祭祀等方面,伊斯兰教有些特殊的规定,这大概是为了遵从朴素自然的教风,取纯洁无染、诚一不二的含义。千百年来,穆斯林世代遵行教规,不敢随意更改。可是,穆斯林中有些人对伊斯兰教教义不理解,对教规不清楚,常常将信将疑,认为伊斯兰教拘束太多,难以遵行。甚至,有部分人狠下心,背离了伊斯兰教,破坏了祖辈的优良传统,走到其他的道路上去了。这里边的疑惑应当解释。也有一些持不同信仰的人,开到伊斯兰教教规严谨,穆斯林遵守严密,而他们又不了解这样做的深刻含义,便横加猜测,非议四起。这里边的疑惑也应当予以解释。
我的愿望尚未实现。1735年,我有幸通过了在地方举行的科举考试。1745年,我因应试北上京城,在春季考试结束后回到四译馆,请我的朋友给《清真释疑》作序。
常听说志士仁人读书是为了弘扬真理,创建学说,并希望自己的学说流传后世,经历千秋而不被磨灭,指导百代而不被推翻。那么,难道真理是多种多样的吗?不是。所谓弘扬真理,创建学说,就是首先得让人们了解他们原来不懂的东西,为人们解除疑惑。能够解除他人疑惑的学说,才能得以传播。各家学说虽然不同,但它之所以能够流传,其内容离不开三纲五常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共同之处。概括地说,所有的学说都可分为两类:一类以道德人伦为基本内容流传于世;另一类以科学技木基础知识为内容流传于世。其中,流传最久,而且最完善的学说,没有能够超出孔子师徒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在他们尚未构建起儒家学说体系的时候,人们不知道三皇二帝的思想竟是如此的恢宏广大,永不磨灭,又怎么能不心存疑惑呢?又怎么能讲论通顺呢?自从孔子师徒把三皇二帝的思想讲析清楚以后,心有疑惑的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疑惑也就消除了。这就是今天的人们在遵照三皇二帝的同时,衷心敬仰孔子师徒的原因。所以孟子说:“我没有机会做孔子的学生,但我默默地仰慕他。”这就是他的疑惑消除之后的真实感想。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孔子在山东曲阜教书时,常常有许多学生跟随他一起出游。孔子只不过是一个穷教师,既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也没有突出的经济地位,凭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心甘情愿地去追随他,居住陋室,过半饥半饱的生活呢?这是因为人们非常仰慕孔子渊博的学识和完美的教育思想,因为知识久存,爱心不已。
时光荏苒,千载一瞬,世界上难以遇到的事情竟然让我遇到了(我有幸成为一名教习)。然而,我没有只言片语探求事物的本源,也没有能够为人们解除疑惑,就像没有做过教习一样,使这一幸运白白浪费。出于圣人之门的教义,是要人们崇尚身体力行,减少浮夸。孔予曾经教导弟子们说:“言辞不过是为了通畅明了的表达思想罢了。”又说:“我的文章(言辞)不胜于人,所以,对于道德高尚、身体力行的人,我不能妄加评说,我只想让自己做个身体力行的人。”
雍正四年(1726年),我因为祭父扫墓来到京城,刚刚碰上翰林院四译馆的前任馆长出榜招考教习,我一考即中,至今已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十九年了。对于馆中的情况我十分熟悉,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下僚末吏,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报效国家,只有小心持守,不使自己陷入行为不正之人的行列,以免愧对国家。如果你的行为与他人不同,他人就会说你是异端。起初使你按照习惯得到大家的信任,最终使你不能坚持正确的观点而改变主意。如果你明里一套,暗里一套,言行不一,一般的人就会指责你,何况道德高尚的人呢。
有一天,皇帝咨问四译馆的情况后,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引导教育,他说:“你们身为朝廷官员,那么身家性命也就不仅仅属于自己了。‘食君之禄,替君分忧’实为常理。现在四译馆中供职的有一百多人,每人每年的俸禄动辄一千多两银子,可以说这些开支都寄托在全国的百姓身上。你们身为教习,有为百姓服务的责任,凡是有关百姓社稷的事,怎么能够不去研究它呢?可惜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今天,你们有条件有能力做到的事,如果采取知而不言的态度,那埋下的隐患可就大了。当然,对于你们来说,即使不去关注海外社稷,只要把正楷字的奏折写成一流,就完全可以尽你们的职责。要知道,精通文学艺术,把字写工整,只不过是人生的一项美学技能,圣人贤哲从来不把注意力放在这里。圣哲认为,讲清楚格物致知,诚心正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教育人们克制私心杂念,恢复天理良心,让人们的言行都有公正意识,这才是真正的学问,写这样的文章才有益于百姓的身家性命。要弘扬美德,提高百姓的螯体素质就要做这样的学问,写这样的文章。我们应当以圣人先哲为导师”。
当时,听到这样的圣谕,我们的顾虑疑惑都被打消了,赶忙向皇上奏启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请求恕罪。此后,我们逐步做了一些改革,工作有了起色,开支减少了,一些不良风气也得以纠正。对于重大事情,把决策权集中到上一级,假公济私者不敢再专横跋扈,维护了朝廷法规的尊严;对于弱势群体也给予一定的扶持帮助,是他们能够独立自持,这样也有助于推动教书育人。至于考试制度,则完全依据考生之能力水平而择优录取,使莘莘学子学有所归。
在拜师求学的过程中,儒雅之风渐盛,可是学子们非常思念昔日同窗,我常听到他们对别离的感慨。但他们的诗文优美,才华横溢。馆内每个月从他们的作业中选出一些高质量的文章,编辑成册,然后刻印。于是,求购书籍和索要字迹的人挤满门庭,其中年轻人最多。当时,四译馆成了福祥聚集之地,一派兴盛景象。
至于某些人所玩弄的散布流言蜚语、拉拢排挤等伎俩,幸亏监督官员能够秉公办事,不予理睬。“夺盗地而清还”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说“利”,实际上是在指责某些人。人对人的诽谤、中伤,又怎么能完全根除呢?话又说回来,道德高尚的人的言行,历经百代而不衰;品赝恶劣的人的诡计,有什么可畏惧的呢?你根本不用担心。那些不知道主宰的存在,平常蒙蔽别人说自己能够给人以祸福,他们的心态是要人们依附他、顺从他、惧怕他,这样才遂了他们的心愿。然而,那些清正廉洁、有操守的人,是不愿意趋炎附势的,所以他们常常思念家乡故土,时刻准备卸任归田。
人们把伊斯兰教称为“清真教”。所谓清者,大致是要求穆斯林的行为要远离污秽邪恶;对于那些希望皈依伊斯兰教的人来说,首先不能因为想得到某种好处而像这样那样的恶势力妥协。万物非主,惟有真主,信主拜主一切托靠主,深刻领会去伪存真的含义,这是明白天道的表现。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是从隋唐时期开始的,中国穆斯林世世代代都是国家的守法公民,从来没有过分裂国家或是自立为王的非分之想。他们亲近应该亲近的,尊重应该尊重的,对于生老病死的各种社会礼俗,他们严格遵行,毫不含糊,这是完成人道的表现。而且,穆斯林的学习、工作也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伊斯兰教典籍一直没有用汉字音译的原因,是为了防止音调走样,损失原韵,就像读汉文的人必须得认识汉字、掌握统一的声调一样,其宗旨是为了保护它的原音原韵。至于伊斯兰教所倡导的封斋、礼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和修身养性的方式,教外人士没有能够系统的学习,他们怎么能够深刻领会呢?
世界之大,何止万国,在四译馆内现存的典籍中,共有八种文字,每一种文字的单词量最多没有超过四千个的,就拿西天馆来说,所收集的印度文字的单词量只有八百多个,估计收集的其他国家的文字的单词量与这个数字相比,也就是百十到一千个的差别。这些文字比起汉字来,因受数量的限制,似乎不能够应用自如,推而广之。然而,大国家的典籍文献,应当说是数据准确,措辞严谨的。我们试恕一下,既然他们有君王长官,就一定有法律制度、道德规范。法律制度、道德规范自然不是一个人制定出来的,这就是说,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也就得不同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虽然,各国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在细枝末节上存有差别,但它们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如果没有这样一套能够体现大多数人愿望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那么,整个社会就没有尊卑、长幼、礼教、刑罚、秩序可言。那么,依什么来治国?依什么来齐家?百姓靠什么安居乐业?江山靠什么久盛不衰呢?从这里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假如一个国家没有文字、典籍文献,那就和鸟兽的天下差不多了。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内在的运行规律,所以,《礼记•大学》的开篇就讲述“致知格物”。所谓致知者,就是要求人们懂得自己的身心、性命以及家庭、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所谓格物者,就是要求人们去研究公与私、是与非、辞去与接受、索取与给予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使人们做到公私分明,是非清楚。这就是致知格物的含义。当今的许多人,不了解伊斯兰教教义,于是,他们对穆斯林的行为方式心存疑惑,由疑惑又导致了思想领域的混乱,他们常常随心所欲的滥发议论。在中国穆斯林的先辈中,也曾有人著有经书典籍之类,但都是些思想恢宏的厚经大法,而对于一些人的非议,他们认为是区区小事,不屑辩白,我一直对此感到遗憾。
我学习伊斯兰教的知识有很多年了,时常想用汉文阐释伊斯兰教的教义,又害怕文辞平白,阐述不深,让当今有才学的人见笑。到了乾隆二年(1737年),我进一步领受到皇上培育的恩惠,荣任翻译掌教之职,又兼任回回馆的教师。我钻研课文,校正字词,对于风俗人情,日常礼节都尽可能的一一讲清楚。一方面是为了报效朝廷的培养之恩,另一方面是为了不让人们猜忌伊斯兰教。力争让人们在开卷阅读时,就像面对面的交谈一样,很轻松的了解到伊斯兰教所讲的也是伦理纲常之条,不再对穆斯林的行为方式胡乱猜疑。只有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清真释疑》就是在那时编纂的,犹如从天而降,不到一个月书稿就写出来了,又用了一年的时间进行修改润色。书名的初衷是因为人们对“清真”之说产生的疑团久久没有消除,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著书立说。用口头语言与人交流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书面语言与人交流可以流传百世万代,可以广播世界,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啊!古今圣贤们著书立说的范例,就是我们遵照学习的榜样。
《清真释疑》脱稿已经许多年了,我一直收藏着,未敢面世。曾有一位拔贡生,是湖北松滋人,姓陈名大韶,一向与我关系不错。他偶然看到这本书后,拿去阅读了整整一个月,做了热情洋溢的评述,并大发感慨地说:“我曾经认为伊斯兰教近似于佛教,后来听说穆斯林不为求福而祭祀鬼神;我又想伊斯兰教可能近似于道教,又听说穆斯林不祈求腾空飞升。查阅伊斯兰教典籍,所提倡的也是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类的伦理道德;观察一下穆斯林群体,都是些官员、农民、工人、商贩之类的普通人,与儒家没有什么差异,再后来我就开始羡慕伊斯兰教了,因为它能够使人的惫志坚定,从来没有听说有穆斯林改奉其他宗教的。我想这大概是他们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吧。读了先生的著作,我的疑虑被消除了,先生应当赶快刻印,以便消除更多人的疑惑。”
然而,我掂量再三还是没有马上印行,原抄本在我的书橱里搁置好几年了,几乎被其他文献资料湮没。前些天,陈大韶又来催促,再加上穆斯林中的念经人、读书人看了此书之后,无不欢欣鼓舞,都想帮我刻印。当时,我虽然有些心动,但还是敢印行,可我为什么不能把书稿抄录出来敬献给他们呢?这样做,还可以索要一篇序言,收集在我的书稿的前面,让许许多多的对伊斯兰教不了解的人去阅读,他们的疑虑、猜忌都会消除,他们敬佩的就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想法了。
我常常听人们感慨地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如今,在尚未散伙的时候,就得预备散伙后的事情。因此,我让在馆的师生们分工抄写了一套“十三本经”,以便归老还乡之后阅读欣赏,它就搁置于我的书桌上。在悠闲的时候,翻开看一看,翻到最后一页,书末尾的落款处写着“某人敬书”的字样,凝神之间,如见其人,心中感到悲喜交集,总觉得自己的心愿尚未了解。悲伤的是将来不能像今天一样汇聚一堂,那么为什么不提前预防将来的遗憾呢?古人有言:“字如其人”。(有丁朋友们的字迹),闲下心来静静地观赏,昔日的景象就会浮现在眼前,岂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
如今,乾隆皇帝举行前所未有的仪式,亲自驾临翰林院,召见各方面的学者联韵赋诗,并刻石记载,立碑于此,以便让后人永远铭记。他希望他的功业永驻,但不知道后世子孙和他一样。正如《兰亭集序》中所说,以后的人看现在,也像现在的人看从前一样。
我们应当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学识来面对盛世。现在,我冒昧地把书呈送于你“恳请批评指正,并希望你作序,也就是预备卸任后,于闲暇之时用来安慰自己。昔日,、在八馆落成的时候,我曾写了一首纪念诗,并加上背景说明文字呈送给你看,有幸得到过你的教导。那首诗被镌刻在四译馆内,每当人们看到它都很敬仰。因为我很想让《清真释疑》流传下去,想让后辈们经常有人翻阅它,让他们在享受我们留下的精神食粮的同时有所感想。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想,真要让后辈人消除疑心,明白正道的话,还得依靠你的教诲。如果你因为吝惜片言只语,不答应我的请求,可我的请求就写在这里;如果你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地位,不便于顾及琐屑小事,而这可是一件能够解除社会上许多疑惑的事情。前文所说的,志士仁人读书是为了弘扬真理,创建学说,并期望自己的学说能流传后世,经历千秋而不被磨灭,指导百代而不被推翻的前提条件是:他们的学说必须能够解除人们的疑惑。只有解除了人们的疑惑,才可以说某人有渊博的知识和完美的教育思想。这样,谁还能说他不是圣人的弟子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06: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  论
吾教之道,敬一归真,开天之圣祖明之,后之子孙,谨循恪守,跬步①不离。迄于今,凡四方六合②,无问海内外,言同教者,其事不异。乃同教奚啻③千万,止能行而习莫克④言,而著者何故?因有贤、智、愚、不肖之殊与学之偏全不一,彼不能阐吾教之大义,奚以释各教之疑议无惑乎?
议吾教乏偏异拘执⑤者,遍寰区也。吾教之不学者,己尚不明,何由对答?且学不能以兼,该如吾辈幼习儒书,未读本教之书,是无本之学,与各教问答,焉能晓畅?即专习吾教之书,而置儒书于不问,亦不能引经释义,大白其衷。两两比议,使问者即为豁然。设有之矣,其谁又复日偏异拘执者乎?今日三纲五常,子臣弟友,毫无异于儒生。岂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静寂灭者⑥哉?
至吾教所论:斋拜、庆贺、饮食、冠裳、丧葬、祭祀、原宥等,咸不得滥用,各教未得其详,遂生物议。噫!误矣。未读孔子书矣,乡党篇⑦中不食者甚多。如:割不正⑧不食;不得其酱①不食;食髓②而偈③,鱼馁而肉败④不食;色恶、臭恶、失饪、不时⑤、沽酒、市箭⑥皆不食。至于祭肉⑦亦不出三日,出三日则不食。凡此皆摄其性,固其命,体天地生物之心,不致有伤性伐命之咎。世之人多知尊孔子、敬孔子,其能行孔子之言而不食其不食者,果有几人?更可异者释教之人,不食牲牢,律法大戒。虽阳奉于昭昭,而阴违于冥冥。且无论违与不违,而自号日“食”与“不食”,是释教亦有所“不食”矣。而士君子遇而不问者,其谓之何?释所论肉食伤人之性,世人皆知之而皆信之。
吾教之所言不食者,亦日伤性,而世人多不知。即一二知者亦不过日:“若者回教之所食;若者回教之所不食。”而不知食者之中犹有不食者在,其卫生之精妙更有进焉。如:牛、羊、鸡、鸭之类,乃吾教所必食者,其血、眼、脑、腰、两肾,奚为弃置?因有聚秽与恶气相冲,故皆不食,亦以其伤性故耳。他如:犬、豕之甘食秽物,喜居洼下,其性最浊,其气最昏。《本草》备载:其浸下名豕之义。吾教之所忌者,于此独严。然亦不特此,凡物自殁者,因病知毒,恐致戕贼⑧,亦与犬、豕同戒。即飞禽之有利爪者,走兽之食肉者,鳞甲之不成正形者,酒醴之醉人者,一概不食,人知之否?其果蔬五谷出自地脉,除元狂惑人者,未有不食。此亦言食物之大略,不能备载周详。其所以不食者,实以伤性、戕命,害其生生不息之理而然,非漫无考凭而故为此矫情之论。总以吾教经书所载,圣贤所言,学者宣讲行止,斯须敬守无遗。予警于心而触于目也。   
①跬步:古代的半步。
    ②六合:泛指天下。
    ③奚啻:何止,岂但。
    ④莫克:麦加。
    ⑤拘执:不知变通。
    ⑥语出韩愈《原道》,“道言清静;佛言寂灭”。
    ⑦  即《论语•乡党》,是记录fL子日常生活情况的篇章。
    ⑧割不正:指宰杀牛羊时没有按规定的方法割截分解。
    ①不得其酱:吃不同的肉用不同的酱,用酱不合适就叫不得其酱。
    ②鳆:食物腐败变味。
    ③锔:食物经久而变味。
    ④鱼馁而肉败:鱼腐烽叫馁,肉腐烂叫败。
    ⑤不时:不合时令的食物,五谷不成,果实未熟之类。
    ⑥铺:鳙子,糊状食品。
    ⑦祭肉:指家中祭祀用的肉。
    ⑧戕贼:伤害,损害。
【译文】      
    伊斯兰教的基本原理是敬奉独一无二的真主,这是人祖阿丹就阐明了的,后辈子孙们  j小心谨慎,恪守教规,不离半步。迄今为止,凡是天地四方,不论海内海外,所有穆斯林的  i行为方式是一样的。然而,就数量来说,穆斯林总人口已无法用千万来计,可为什人仅仅是遵守教规’而有的人还得学习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另一些人还得著书立说主三兰翻是因为人有贤能、智慧、愚笨、不贤之分和所学知识的范围不同,那些不能够阐明伊基本教义的人,用什么去解决社会上的疑问,消除人们的疑惑呢?   
认为伊斯兰教是异端,说穆斯林拘板、固执的人遍布各地。穆斯林中不注重人,自己尚且不清楚,用什么来回答对方的问题呢?即使注重学习的人,也往往达阿兼通,就拿我们这一代来说,有的人从小啃读儒家书籍,没有学习过伊斯兰教的绍   得是没有根本的学问,如果让他去解答人们的疑问,怎么能够明白流畅呢?即使专门研读伊斯兰教经典的人,而把儒家书籍搁置起来不去过问,也不能够引用典籍解释教义,把伊斯兰教的根本表述清楚。只有把二者对比起来论述,存有疑忌的人才会豁然开朗。假设能够多有一些这样的人才,那谁又能再说伊斯兰教是异端,穆斯林是拘板固执的呢?当今,穆斯林讲究三纲五常,君臣、父子、昆弟、朋友,与儒家毫无差异。人们怎么能够抛弃君臣,断绝父子,背离生养规律,去寻求那些所谓的“清净寂灭”的境界呢?   
至于伊斯兰教所定的斋拜、庆贺、饮食、冠裳、丧葬、祭祀、赦宥等方面的教规,全都不允许滥用,人们不知道教内详情,便滋生出许多非议。唉!误会啊。这好像跟没有读过孔子的书一样,《论语•乡党篇》中写有很多关于“禁食”的文字。如:没有按规定方式宰杀的畜禽不食用;没有合适的调味品不食用;饮食腐败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不食用;食物的颜色、气味变了,或者是烹调不当、不合时令,或者是从市场上买的酒和糊状食品,全不食用。即使家中祭祀用的肉,存放也不能超过三天,超过三天了就不能食用。以上这些都是为了保养人的性情,固守人的生命,体念苍天大地使生物生长的良苦用心,不互于出现损伤性情,杀伐生命的错误。社会上的人大都知道尊崇孔子,然而,他们中确实能够遵行孔子的教诲,不吃孔子所禁食食物的人,究竟有多少呢?佛教以佛法、戒律也对食物有所规定。然而,社会各界对此并没有过问,且许多人都深信,吃肉食会损伤人的性情。   
伊斯兰教所说的“不允许食用”的食物也是因为其损伤人性情的缘故,可是社会上许多人并不懂得这个道理。即使有那么一两个略微懂得人,也不过是说:“这个是伊斯兰教允许食用的,那个是伊斯兰教不允许食用的。”但他们不知道允许食用的食物中还存在有不允许食用的成分,这其中蕴涵着更进一步的卫生学方面的精深奥妙之处。如:牛、羊、鸡、鸭之类,是伊斯兰教规定可以食用的畜禽,可为什么要把其中的血液、眼睛、脑液、两肾丢弃呢?因为这些器官里积聚有污秽和浊气,与它们本身的营养成分相互冲销,所以不能食用,也就是因为这些器官损伤人性情的缘故啊。再如:狗、猪爱吃污秽的东西,喜欢卧躺在低洼的地方,其习性极为昏昧,气息极为混浊。据《本草纲目》记载:猪性情向下,这是给它起名为“豕”的真正含义。伊斯兰教对猪和狗的禁忌极为严格。当然,并不是只禁忌狗和猪,凡是自然死亡的禽畜,由其病亡我们就可以得知它体肉存有病毒,如果食用恐怕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它和狗猪一样要坚决戒除。另外,生有利爪的飞禽,吃肉食的野物,有鳞甲但形状怪异的水中生物,有酒味而且能使人神志不清的食物和饮料,也一概不允许食用,人们知不知道呢?水果、蔬菜、五谷杂粮出产于土脉地垄,只要它不使人发狂或神情迷乱,全都可以食用。这里也只能简略地讲一讲伊斯兰教对饮食的规定,无法记录周详。其中,所规定的不允许食用的东西,确实是因为它损人性情,害人生命,遗祸人类生息繁衍的缘故,并非漫无边际,不讲考据凭证而故意制造如此与众不同的言论。穆斯林的行为方式全都根据伊斯兰教经典上所记载的,圣人贤哲所说过的,学者们所宣讲的来决定,所以,必须严格恪守,不得疏忽。对此,我看在眼里,警记心里。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06: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信  仰
忽而缙绅①之客揖予而前,坐而诘②日:子言过哉。子之教既流行中国,则食物冠裳当遵时制。子教中人,动为拣择,一饮食间有如许议论,尝言犬、豕秽污,喜居洼下,又言其性最浊,其气最昏。子教之人,皆能避昏浊而不食,胡以尧、舜、禹、汤、文、武、孔、孟以及历代之圣君贤相,未有言及犬、豕若此者?今以子言,是前古圣贤皆不如子教之人乎?孟子曰:“吾闻用夏变夷,未闻变于夷。”③子辈虽回教,久居中夏,仍如此之拘执,善变者当不若:而子且言教中人皆知性理之学,正心修身之事,决不至有伤性命,是未必然。
予曰:不然。古先圣贤,各有礼制,小大由之。纲常伦纪之道,日用饮食之条,圣以之敦,贤以之学,务纳其人于轨物④之中,斯须⑤不可或去。正所谓“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⑥者,若专事乎纲常之大,而偏废乎饮食之小,又所谓“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⑦。是以君子不受国门之御,廉者不饮贪泉⑧之水,皆谨小慎微之意。今子言用夏变夷,恐亦未详所言之宗旨。使吾教之道,无君臣,无父子,则当变;无夫妇,无昆弟、朋友,则当变;无贡税,无长幼,无仁义礼智,不待子言,宜变之久矣。今回教于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贡税、长幼何如者?而何变之有?而子乃日,回教之人未读儒书.流于拘执,何未之思也?尝闻大家祖先,莫不垂有家训,以示子孙。吾教守祖训兢兢。
曾思父在章尹氏注云:“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如其非道,何待三年?”吾教所不食之物与不行之事,皆遵祖训于千百年后而不改,延之子孙,终身守之。乃反以不逊之语,斥遵祖训为异端,将以非祖训为正学,吾恐智者不若是也。吾不所“於陵子仲⑨,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率民而出于无用,何为至今不杀者”⑩。此又何说也?由此观之,古圣先贤,不过以此数事责人。而吾教之人,臣于王者自若,治其家者自若,索交于人者又自若。自古未闻以不食某物之故而见责于圣贤,何独至今而疑之?
子言吾教之人不读儒书,罔知义理。且不论儒教之不读儒书与吾教之不读者等,吾恐儒教之诵其诗,读其书,亦未必人人皆君子也。古人云“德行本也,文艺末也”。又云“德行之本,莫大乎明德”。明德者,明其自有之天良,不怨天,不尤人。凡天之所以生生不息之理,实当体认,勿效空谈。此数语者,隐而察之,而儒教之坐言起行者,果几人哉?若吾教之道,言敬一归真,归真者归于造物之主宰。
今姑无论吾教之所谓主宰,即就儒书所言上帝者不少矣,而其最易明白者,莫如《诗》①克配上帝之。朱注云:“上帝者,天之主宰也”朱子又日:“天地亦是有个主宰,主始恁地②变易无穷。”又言:“毋不敬,可以对越上帝。”是非回教之言,而儒教之书也。将谓真宰之言为虚诬,则朱子之注与前人之诗皆非与。吾教于乱性者不食,纵未知义理之人,其心中能时具此真宰,故不至伤性。此吾教不能伤性之说,非所论于文艺之末也。
①缙绅:古代称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   
②诘:责问,追问。
③见《孟子•滕文公上》。原语是“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意为“我只听说过用中原文化来改变边远落后地区的话,没有听说过用边远落后地区的文化来改变中原的话。”
④轨物:法度和礼制。
⑤斯须:一会儿。
⑥语出《礼记•大学》。
⑦语出《论语•学而篇》。
⑧贪泉:广东石门,有水名叫贪泉。相传饮用此水后,廉士也变贪。
⑨於陵:齐国邑名,在今山东长山西南。子仲:齐囤的隐士。
⑩语出自《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原语为“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①《诗》:《诗经》中说,“吴天疾威,敷于下土”,“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明明在上,照临下土”,“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等等。
②恁地:这么,那么。
【译文】
说话间,有一位官人模样的来客走到我面前作揖致礼,他入座后问道:“先生的话错了。既然伊斯兰教流传于中国,那么,穆斯林的饮食、穿戴就应当遵循各个时期的规章制度。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动辄挑三拣四,光饮食中就有如此多的讲究,说狗、猪肮脏,又说其习性最昏昧,气息最污浊。穆斯林都能够做到避开昏昧污浊而不食用其肉,那么,为什么尧、舜、禹、南汤、文王、武王、孔孟及其历朝历代的圣明君王、贤智宰相,从没有人谈论到狗、猪如此呢?现在,按照您的说法,不就是自古以来的圣贤没有一个比得上穆斯林的吗?孟子说:我听说过用华夏文化熏陶、改变其他民族,没有听说过被其他民族所改变。”穆斯林虽然信仰伊斯兰教,但在中国居住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可至今依然拘泥、固执,善于接受改变的民族当然不是这个样子。况且,据您所说,穆斯林都懂得保养性情、修身正心的学问和事宜,绝不允许损伤性命的行为存在,我看未必是这样吧。
我回答说:您错了。古代的圣人贤士,各有各的礼节制度,或小或大,因人而异。三纲五常人伦风纪的道德体系,日常生活饮食用品的各项戒规,是圣贤之人用来衡量性情是否敦厚,学业是否勤奋的标准,在制定这些法规礼制时,要求必须把所有的人全都容纳在内。一点儿也不能让他们游离在外。正如《礼记•大学篇》所说:“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我们的意识当中,对于所有宏大的法规的用途没有不明白的],但如果仅仅尊奉大的伦理纲常,而不顾日用饮食这些小事的话,又如《论语•学而篇》所说:“只知道要和谐而一味追求调和,不受札节的限制,这也是不应该有的行为”。所以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乘坐城门口的车骑,清正廉洁的人不饮用贪泉里的水,这都意味着做人要谨小慎微。刚才,您说要用华夏文化熏陶、改变别的民族,恐怕您没有弄清楚孟子原话的真实含义。假如伊斯兰教教义鼓动人们不要君臣上下,不要父子辈分,那就应当变动;或者鼓动人们废除夫妇有别,废除友之间的关系'那就应当改变;或者鼓动人们抵抗朝廷贡品、国家税收,不分老少’不讲仁、义、礼、智、信的话,不等您说,大概早就被改变了。当今,穆斯林是这样处理君臣:妇、昆弟、朋友、贡税、长幼之间关系的吗?为什么要改变它呢?您又说穆斯林没有家典籍,表现得拘板、固执,为什么不深入思考呢?我们曾经听说过,一些大家族自往往制定了家规祖训,以便子孙后代遵照执行。我们穆斯林就是严格按照祖先的活的。
曾思父在章尹氏的注解中说:“如果他走的是正道,即使一辈子走下去也不应{如果他走的不是正道,那又何必三年以后再改变呢?”我们伊斯兰教规定的不许食品和不需做的事,都是来自祖训,千余年来不移不改,并将延续到子孙后代,也让他遵守。然而,当今社会却以不友好的语气,斥责我们遵守祖训是异端,难道要以不为正学吗?我想恐怕智者圣贤不会如此行事吧。我不明白“像於陵子仲这等人,对向君主称臣,对下不能治理他的家业,中不求跟诸侯交往,这是要带动老百姓什么{做毫无用处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杀掉他?”这件事又作何解释呢?由此可以看±的圣人贤哲常常弹劾此类世事,斥责北类世人。而我们穆斯林自觉地向君主称臣,自觉地治理家业,又自觉地寻求跟他人的交往。从未听说因为不食用某些食物的缘故,被圣贤所责怪,为什么唯有穆斯林的饮食禁忌问题直到今天还被某些人所猜疑呢?
您说穆斯林不读儒家书籍,不懂道理。这里暂且不讨论儒家弟子中不读儒家典籍的与穆斯林中不读儒家典籍的人数比例相当,以我看恐怕儒家弟子中那些吟诗诵词,钻研学问的人也未必人人都能通情达理吧。古人说:“道德品行是社会的根本,文学艺术是社会的枝叶。”又说:“在道德品行这个根本里面,没有什么东西超过高贵的人品。”这样讲的原因,就是要鼓励人们弘扬人类与生俱来的良知,不埋怨造物主,不归咎于他人。凡是造物主所创造的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确实应当相信,并要认真体验,不可仿效那些口是心非的人。针对这些话,我们悄悄地观察一下周围,看看言行一致的儒家弟子,果真有凡人呢?伊斯兰教教义的宗旨是敬一归真,所谓归真者,就是要人们皈依造物主。
现在,暂且不去讨论伊斯兰教所说的主宰,就拿儒家典籍来说,其中谈论上帝的地方不在少数,但讲述得最为通俗易懂的,要算是《诗经》了。朱熹在注解中说:“所谓上帝者,就是宇宙的主宰。”朱熹又说:“宇宙有了这祥一个主宰,才能如此周而复始,变化无穷。”还说:“心诚,可以参悟上帝。”这些话,都不是伊斯兰教经典上的语言,而来自于儒家书籍。如果说主宰是根本不存在的,那么,朱熹的注解和前人的诗作就全错了。伊斯兰教规定不许食用迷乱人性情的食物,即使不懂得其中道理的人,也因为他心中时时惦记真主,所以,也不去那些伤人性情的食物。这是伊斯兰教为了防止损伤人的性情而制定的严格规定,并不是像文艺一样属于细枝末节。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06: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圣  人   

客又曰:主宰既生圣人劝世,应使世人遵崇,勿许非议,何又任人加害?而不明正其与谋之罪,使后来见殃,多费周折?   
予曰:“舜,大圣人也,浚井而出;孔子厄于陈蔡①,斯道今传。圣贤当厄,往往而有。子言多费周折,则中夏诸圣人即不应有此危厄也。今以吾教之书籍参之,耶稣实西方之圣人,非主宰也。则吾教之所谓主宰,与天主教之所谓主宰不大可见乎?
①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多次受到围攻和绝粮的困厄,“厄于陈蔡之间”就是一例。公元前489年,孔子一行至陈蔡国间,楚国下诏书聘请孔子,陈蔡大夫得知,献计出无名师围攻,致使绝粮七日。周游列国未果,孔子回到鲁国整理修订了《春秋》。
②《礼记,周礼•王制》载“国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等语

【译文】
来客又说:“既然圣人是主宰派遣来劝导世人的,应该让世人尊崇他,不允许他人诽谤才对,为什么任凭他人加害呢?致使圣人的追随者遭殃,为什么要费这么多的周折呢?”
我回答说:虞舜,算是大圣人吧,他被迫跳入井内又大难不死;孔子曾被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他创立的学说流传至今而不衰。自古以来,圣人贤哲遭受磨难的事例并不鲜见。照您的话说,这是费周折,那么,中国的各位圣人就不应该有这样的厄运。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其中的道理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宰  牲
客又曰:敬神之说无疑矣,但子教全不茹素,反食牛羊,又必自己念咒宰割方食其肉。既云食肉,则各教之宰割均属一般,何异怪若此?
予曰:吾教念经宰物非念咒也,体上天好生之德。凡用一物,必可以告上天者,人闻此语似属矫强。吾尝见官司自箴,有云:“刑羁可省者省,草木皆天生命。”草木亦云天生,不可滥用,何况禽兽,实为有命之物,何不慎诸?至有以此为业而食其利者,是教中之罪人,君子不齿。其有婚姻丧葬之当用者,皆念经宰割。其意有在。天子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②,盖重命恤牲,不敢率意以滋口腹之欲。礼在则然,而吾教之规亦然。
子今知吾教念经宰牲,更不知吾教必择遵行者方可宰割,不遵此训,仍然不食。礼云无故不杀,其实奉行者无几,规矩无定,谁不可举手宰割。若吾教之法,难以便行,纵口腹人,素爱饮食,即鸟兽成群,苟不得宰割之人,与昏夜而非宰割之时,竟难便食,实所以禁无故之宰耳。至婚丧大事,不得吝惜,听其宰割。倘无故滥宰,虽代宰之人,亦不为念经以操刀凛凛乎,虽小必严哉!
客曰:错误矣,天地生物,删为人,锨食一骆,反制多少难行之例,不欲其便'行,与天地之心不大相悖乎?
予曰:子不闻天地之生物有限,而人心之好欲无穷,倘不防微杜渐,谨小慎微,则人。之放竞至莫可究【穷尽】诘。故云“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子其信之?

【译文】
来客又说:伊斯兰教不提倡吃素,反倒以牛羊肉为家常食品,又必须自己念咒宰割才可食用。既然允许吃肉,那谁宰的不也一样吗?又何必顾及不同的人,不同的宰割方穷呢?这件事我觉得很怪异。
我说:伊斯兰教规定,宰割动物必须诵经,诵经是呼唤主宰之名,并非“念咒”。呼哆主宰之名的意思是体认主宰创造万物的大能。穆斯林每食用一物,都要告知主宰,人们可到这些话认为穆斯林似乎有些虚假勉强。我曾经看见官府的自勉书上说:“刑罚能省则省,草木也是天生。”说草木也是天生,不可滥砍滥伐,更何况飞禽走兽,他们确确实实是璃生命的,为什么就不慎重呢?如果是婚姻、丧葬的需要,那都得诵经宰割。诵经宰牲的意义就在这里。古往今来,天子不得随意杀牛,大夫连羊都不得任意屠宰,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珍惜生命,怜恤牲灵,决不能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滥杀。国家的礼制如此,伊斯兰教的教规也是如此。
现在,您已经对穆斯林诵经宰牲的问题有所了解了,但您还不知道穆斯林选择的宰牲者必须严守教规,行为规范。如果宰牲者不具备这样的资格,他所宰的牲穆斯林仍然不能食用。《周礼》上所提倡的无故不杀牲的道德规范,其实没有几个人遵行,原因是条规不明确,这样,任何人都可以持刀宰牲。而伊斯兰教所规定的宰牲方式,不易普遍施行,就连讲究吃喝的美食者,即使家禽成群,如果没有合适的宰牲人,或者不是宰牲的时间(如夜晚),那么,他也不敢随便宰食,实践证明,这是禁止无故宰牲的好办法。至于婚姻、丧葬大事,要根据实际需要,满足所求,不应该吝啬。如果是无故滥宰,即使宰牲者是阿訇,也决不能因为自己念经而持刀无节制,这虽是小事,也必须严格遵守。
来客说:先生的话错了,天地滋生万物,原本都是为了人类。按照伊斯兰教教规,想食用一畜禽都不能随便宰杀,而是要遵行许多不易遵行的清规戒律,这不是和天地滋生万物的本意相悖离了吗?
我说:您没有听说过天地滋生物品有限,而人生欲望无穷吗?假如不注重小节,不防微杜渐,那么,人欲的放纵就会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论语》中说:“没有礼制约束的行为,也就是不可施行的行为”。您相信这句话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8 23: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