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楼主: 启明星

苏菲巨著《麦克图巴特》作者: 伊玛目·冉巴尼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30 16: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9: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封信

解释世界的见证与自身的见证,以自身见证与形象显示之间的区别,解释“为奴”境界的崇高事项,以及那一境界的认识与教义教法认识的符合及关系。早期他的侍奉者曼拉•穆罕默德•松迪格曾说,这封也是写给谢赫尼瑞门丁•塔尼西勒的。
愿真主赐予你们追随穆圣的美德,并以特选圣人为榜样,来美饰你们。
我知道什么?我能写什么?如果对化育之主的神圣方面我说了什么,那岂不是纯粹的谎言和杜撰吗?其巨其伟本身就超越了语言可比拟的伟大。囿于形态的人类怎能表述清与形态无干的真主。有始有终的被造物对无始无终亘古自有的创造者想知道什么呢?又能知道什么呢?有方位的人类到何时行动呢?其本身之外没有体验和阅历,其内其外没有通路的可怜人类在无方所无时空中怎能够奔走呢?
诗曰
假如一只蚂蚁终生致力于追寻善恶,
那么他怎会在自身隐藏中所得?
这个意思在事情最终会成为容易的,在那个自身认识的历程中,他也会成为容易的。华哲,拜哈文丁•乃格什班迪说:“真主的奥利雅在寂灭和存在之后,每有所见都是在他们的本身中所见,每有所认都是在他们的本身中所认。他们的懵然失措只是在他们的自身存在之中”。“在你们自身中也有许多迹象,难道你们看不见吗?”(51:21).在那之前的所有认识历程都贯穿在物质世界,自身中得到的在物质世界不能得到。通常意义上的“不能得到”,只是针对追寻的目标而言的。否则,它同样是条件和预设之类的.
任何一个人不要臆测自身的见证,它象是在意识中给他呈现的是一种形态的显现,不要有那样的遥远的形像思维。事情不是这样的。形象的显现,它的所有部分是在物质世界的认识范围内,是在“真知”的环节中成就的,自身的见证是在完善环节之终极的那个“真信”环节中存有的,一般而言的“见证”,在这个境界中,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更何况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无形像无方位的。同样针对他们所追寻的与有形像有方位无干的目标而言,有形的世界人类无法到于无形无像无方位的真主。《玛斯纳维》中说:
真主与人类的灵魂同处,
是以无如何无类比的形式联系。
我说的人类不不荒野的猿类,
而只是有灵魂的公众。
其实是把自身的见证,与上述形态的显现,看作是一个人在两个境界中(自身认识与物质世界)获得的一种“存在”。他虽然去除羁绊,但它(身体)并未到于真正寂灭或消亡的境地,其中修行者依然存在。自身的认识历程,只是在精神的完全寂灭和彻底存在之后实现。毫无疑问,在两个存在(寂灭之前与寂灭之后的存在)之间由于缺少认识而很难区分。因而,他们就必然判断为一个存在。如果他们明白(精神寂灭之后)第二次存在,即他们表述的“依真主而存在”,也有人称它是真主的赠予,是与寂灭之前的存在不一样。或许他们会摆脱上述的认为。
在这里没有人会说“依真主而存在”意味着修行者把他自己直觉为“真主”,“我是真主,真主即我”的事情并不是这样的。如果这个意义对民众有意义的话,我的回答是,这个(第二次)“存在”,是相似于寂灭的浑化和无我之后的“提升”境界中。乃格什班迪的伟人们,将那些称为“虚幻的存在”。这是在获得寂灾之前,把他自己设想为梢亡的,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消亡。或许修行者既拥有自身又让它消亡,一段时间后又返回于自身,意即使自专去除人性,(让真主的属性显现),然后又使人性第二次回归于他。
完全寂灭之后的那个“存在,,是不会消亡的存在,是保持而不终止的。这个“存在”者的寂灭是永久持续的“寂灭”。他们的“存在”即“寂灭”,他们的“寂灭”即“存在”。“寂灭”与“存在”要说消失,是属于时间和情况的变化。同样我们在此不专门对此进行解释。
华哲•拜哈文丁•乃格什班迪说了“虚幻的存在回归于人性的存在,至于寂灭的存在不会回归到凡人”。毫无疑问,完全寂灭之后又重新存在的人的时间是永久的,他们的状态是持续不断的。而且他们没有时态和状态。他们的事业无时无刻,他们的往来是状态的不断更迭,消亡只是针对特有时间和状态而言的,(旧时过去新时继来,原有状态和时态消失,新的状态和时态产生,时时不断,时时更新)。他超越了时态和状态,摆脱了羁绊,给他所呈现的转化成了持续而不中断的。“那是真主的思典、他将它赏赐他所意欲者,真主是有宏恩的”(57:21)。
妄测者不可妄测:他们超脱了时间的恒久性,他们的时间说法,只是表示那是时间的轨迹和它的恒久的确定性。事情其实不是如此的,而且恒久是时间的本身,持续不断是状态的本身。臆测丝毫无损于真理,而且我们说部分臆测是罪恶。
话说的太长了,让我言归正转。如果对于神圣真主我们无话可说,那就说说我们的“为奴仆”的品位和我们的低贱、我们的残缺不全吧。的确造化人的目的只是履行仆人拜主的义务。谁在中途或一起步就被赏赐了“渴念”和“爱”,其目的就是要割断与非真主杂念的关系。“渴念”和“爱”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获得“为奴仆”品位手段。若是他完全摆脱了非真主杂念的奴役和崇拜,修道者就会成为真主的真正仆人。
“渴念”的益处只是割断非真主杂念的一种手段,因此贤品环节的终点是“为奴仆”的品位。在贤品的“为奴仆”的品位之上再没有品位,修行者在他与他的真主之间不会有什么关系。除非是需要与不需要的关系,即仆人是完全需求的仆人,真主完全是不需求的真主。并不是要把他的自身与真主的本然,把他的属性与真主的属性,把他的行为与真主的行为看作是相等的,是与真主相一致的。即便有多少道理,要一直达到避免通常所谓我是真主尊名和属性的映影的说法。因为它属于“相等”“、相宜”的范畴。而且要坚信真主是他的创造者,他是真主的创造物。除此不可胆大妄为,在道乘过程中一些人出现了“行为合一”的言论,他们除真主是行为的主动者外再看不到行为的主动者,对于这个行为合一论,这些大人们认为,所有行为的创造者是一个,并非直接的行为者是一个(即行为的创造者和直接行为者是一个)。的确就因为这句话(即“存在单一论”,我不见一物便吧,见一物便是真主),几乎把持此论者导致于 “叛教”的境地。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举一个例子。有一个精通魔术的人,他坐在幕帐背后,用他的魔术使很多无生命的木偶动了起来,这些木偶表现出各种奇怪的动作。那些目光锐利的人知道,使那些木偶动起来的人是坐在帐后的魔术师。但是直接有动作的是这些木偶。因此有人会说木偶是动的,从而排除了有人说魔术士是动的。因为他们在事情的本身中判断出了真相。
先知们的律法亦有那些争论。将行为的创造者和直接行为者合而为一,是属于陶醉时的论断。而且真理是明确无误的,直接的行为者确是为数很多的。行为的创造者是一个。同样在“存在单一论”中所阐述的那些知识,都是基于沉浸在陶醉和境界状态之中的。神秘揭示知识的正确标志,是符合教义教法的明典。如果它越过教法一根发丝的程度,和它有一粒微尘的矛盾,他就是在陶醉之中。真如正统大众派的学者们一确定了,它与教义教法相反的情况:要么是背信、叛教;要么是在陶醉时间和境界状态的控制中,而有倾向于叛教的言辞。苏菲的认识与教法完全相符,只有在使自己真正成为真主奴仆的境界中容易地得到,除此之外有一点不符,则是在陶醉之中。诗曰:“其中有很长的说法和解释”。
有人问华哲•拜哈文丁•乃格什班迪“修行的目的是什么?”他说:“以便让整体的知识变成具体的细化的知识;使求证推论的知识变成必然的揭示直观的知识”。他并没有说以便获得超过教义教法的认识。在道乘过程中虽然发烧了附加的多余的事情,但是如果行者到达了精神升华的顶点,道乘的过程中得到的那些事情都是风中扬弃的灰尘,会被一吹而光。
教义教法的知识按照具体细化的凡是会成为明确无疑的,会从求证推理得到狭隘中摆脱出来,到达直接揭示和直观的广阔海空。正如穆圣以启示的方式得到这些知识,同样这些伟人们以灵感的默示得到这些知识的本质。学者们以总体的概括的方式获得了对教义教法的阐述的知识。先知们原来就是具体的细化的得到的。同样那些知识按照这一方式,使他们(奥利雅)在揭示和直观中得到,先知们与真主的使命相联系,“奥利雅”们是先知的追随者,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成立的。要在一部分完美的“奥利雅”中挑选这一类人,只有在很长的世纪和遥远的岁月之后才能得到一个。(成就贤品者多,但得根本者凤毛麟角—译者按).
心中确有详细写明整体和求证问题的想法,但是信纸已完,没有留下写它的一点余地。或许其中有真主意志的奥妙所在。向你们致安。
                                                                                                        
注解:
①原文意为极处、地平线等.这里是指整个宇宙或物质世界。苏菲认为世界是真主属性的反映,是映照真主存在的镜子,是真主奇迹的外显。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一种“格物致知”,是通过形象的,有方位、有时态的东西来推知真主的存在。这种认识实际上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求证的推理的认识方式.亦即在大世界中的认识。
②原文意为,个人、心灵、本身、自身等。这里是指在本身中寻求认识,苏菲认为,真主在人的身上综合了宇宙间的一切奇妙迹象,宇宙间的一切在人身上有着综合反映。人是宇宙的综合体,亦称小世界,因为圣训中有“认识了本身便认识了真主”的教诲。《五更月》中有“三更初,月正清,大道不离本身寻,乾坤大,物无穷,尽在徽躯方寸中。道包天地人包道,贯彻万物不遗尘。知的精,好用功,认己明时认主明”。正如信中所言,自身中的认识,不是象世界中的有形象有形态的认识,而是一种形而上的认识。
③正是《五更月》中的“采得几般灵药料,制成济世妙金丹,这里的“灵药料”、“妙金丹”,都是指得到了教义教法的具体细化的知识。是在揭示和直观中得到的教义教法的内在本质的知识。而不是别的什么奇谈怪论或珍奇异事。
发表于 2009-3-3 23: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
    启明星大哥
匿名  发表于 2009-3-10 23:35:03
第三十一封信

    阐明“存在单一论”的实质.及真主本然的临近和同在;超越这个境界品位和与这个境界相关的部分问题的答复。信是写给他的苏菲人士的。
愿真主使我们坚定的跟随众圣人的领袖穆罕默德至圣(愿主福安之)。你们尊贵地方中的一个人传来一种说法,即谢赫•米扬•尼瑞门丁•塔尼西勒的追随者中的一个人,在提到我时,他说我否定“存在单一论,这个传话的人请求我给你们的仆人写封信说明这件事情的真相是什么,以便说这话的人不要堕人恶意的猜测中,的确部分猜测是罪过。所以我就以答复他问题的话,斗胆打扰你们。
    尊敬的主人,我从小就接受了“存在单一论”派道堂的信仰学说,我的父亲遵守那个道堂的规则,长期从事这个道堂的道乘学说和方式,他自身以道堂的内在要求完善的获得了趋向“无如何”的境界层次。按法学家的儿子是半个法学家的通俗说法,按照知识层次我也从这个道堂得到了丰厚的份子,从他处获得很多的体味。直到真主以他的尊严,使我到达指导的源泉、真理和认知的映照、支援真主喜悦的宗教的人,我们的谢赫,我们的毛俩,我们的方向穆罕默德•巴吉门下。他给我教导了乃格什班迪的道乘,为我这个可怜者耗费了极大的心血和精力。
    在从事这个崇高道乘之后,“存在单一论”在很短时间内就得到启迪。在这个启迪中给我展示了深刻的内涵,这个境界中的知识和认识的事物显现了,这个环节的每一细节都一览无余。谢赫•穆乎引迪尼•伊本•阿拉比的知识和学说详细的昭然若揭。获得了《智慧的珍珠》的作者阐述的本然显现,我认为其就是升华的顶点。次后他说其本质就是纯粹的“虚无”。我获得了那个显现的知识和认知,即穆乎引迪尼•伊本•阿拉比说的,它因教义教法的具体、细化而成了封印贤品所独具的知识。在这“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我沉浸于陶醉的时候,受到状态的支配,甚至到了我给我的谢赫写了这两段充满醉意诗歌的境地。诗曰:
    可惜这个教条是盲人的教条!
    我们的宗教是昧真与耶苏的宗教,
    昧真与信仰只是美女的发丝与面容,
    昧真与信仰伴随着我们道路的左右。
    这种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日积月累,直到几年。然后真主无限的襄助从幽玄的窗口中突现了,使我们到达了显现的辽阔的海空。无形态无如何的脸罩从上述被追求者(真主)的面容上揭去了。先前基于“天人合一”“存在单一论”的知识都趋向泯灭和清除。原来在那一境界中揭示的所谓真主本体围绕、贯穿、临近、同在世界的理论被隐去了。由于坚信真理,上述关系被弄明白了,创造者本身不是和被创造者的世界在一起的,而围绕、临近是真主的知性和意志的围绕与临近,正如真理的人们肯定的那样。真主不会与任何物合二为一,真主就是真主,世界就是世界。真主是无形无象,无如何无方位的。世界自始至终是以形态、时态、方位为标志的。人不能说,无形无象无如何会和有形有象有如何是一回事;不能说必然和可能是一回事;无始无终亘古原有的和有始有终的新生物是一回事;(《五更月》“甚分明,须认真,莫把种作种根人”)。排斥“虚无”和准许“虚无”绝对不是一回事。的确颠倒真理和虚无是理智与教法所不允准的。把它俩互换是更应该排除的,因为它俩是相互排斥的。
    奇怪的是穆乎引迪尼•伊本•阿拉比及其追随者,他们说对真主的本然的只能是绝对的无知,不能明确无疑判定的同时,他们又确定了本体对世界的围绕、临近和同在,这岂不是对真主本然确断的吗?至于正确的说法,则是学者们说的,是真主的知性和意志的围绕与临近。在获得了与“存在单一论”相反的认识和理论时,我曾深感犹豫不安。我私下揣测,“存在单一论”之外再不会有别的崇高事情吧。我啼哭衰怜,卑谦恭下向真主祈求,不要使“存在单一论”的认识终止。但是直到遮蔽从事情的真相上被彻底揭去,境界状态的本质和目的的明确性正如境界所应有的那样被揭示了,变成了明确无疑的。世界虽然是真主完美德性的反映之镜,是真主尊名的显示之处。但是事情不象“存在单一论”者主张的那样。反映与被反映不是一回事,映影不是被反映的本身。
    为了阐明这一论题,让我们举例论证。有一个博学的学者,他要让他的学说展示于世人,要把他所拥有的各种真知灼见在展示中让理智者明白,就运用字词、声音即文字和语言。将他隐蔽于心中的知识,在语言和文学的镜子中显示。在这种反映形式中,不会有人说,反映学者知识内容的这一语音文字与反映的内容是一回事,或者是声音文字本身是围绕那些内容的,或者是临近它的,或者是同在或在一起的,而语音文字与内容之间只是一种工具与意义相互适合的关系。
语音文字除表述内容外,再没有什么作用,至于那些知识的内容还是纯粹的通常意义上的知识。语言文字表述的那些关系,只是一种抽象和形象的思维。否则,在实际中它肯定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但是,当那些内容和语言文字之间实现了一种反映与被反映,功能与意义,证明与被证明的适应关系时,这种适应关系就会按照抽象思维,以一种桥梁的媒介,成为获得那种抽象关系和意义的缘由。否则,那些内容是纯粹的,事情的本身与所有的关系无干。除一种功能与意义,证明与被证明,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外,我们于其中不再有别的意义。的确世界是真主大能的创造,是显示真主尊名和德性之完美的镜子。这一关系或许正是部分人想象论断确定的缘由。关于这一论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
    由于长期看到的一切都是独一真主的反映,为了在想象力的范围内描述出那一看到的形式,有可能把一部分人带到确定“存在单一论”这一论断的道路中。
由于反复学习“存在单一论”的知识,会把它遗留给体验这一论断的一部分人。基于“存在单一论”的这两个部分(即观察和学习)都是有毛病的,是在“知识”的范围之内。它俩都不会触摸到其本意和真实的状态。
    另一部分人产生这一论断的思维是由于强烈的爱。由于对他之所爱(真主)的强烈之爱,在爱的眼睛中队他之所爱(真主)外,一切都被遮蔽,他看不到他之所爱(真主)以外的任何事物。事情本身并不是除他之所爱(真主)外任何事物都不存在。因为它与感觉、理智、教法的论断相违背。这个爱有时就会成为本体围绕和临近世界论断的缘由。
    “存在单一论”的这一部分比前两部分更高级,是在境界状态的范围内。虽然它不符合事情本身的实际,不符合教义教法,让它合乎教义教法和事情的本身则纯粹是勉强,正如冷酷的哲学家勉强的那样。他们的伊斯兰,是想要将他们的荒谬理论合乎教义教律。其余的苏菲弟兄们的理论亦属此类。
    在这方面更有甚者,即便揭示者是错误的,但在排除对揭示者的责备与批评可适用立法原则中对待错误立法的裁决方式,即立法者的观点正确有两部分回赐,错误时有一份回赐。何况其中还有正确的品位可落实。他俩之间的不同只是苦修者有苦修者的规定。即便他们有错他们也有一个正确的品级。仿效启迪者的人则不同,他们没有辩解的前提,而且假如他们有错时正确的品位则对他们是禁止的。的确每一个谢赫所得的灵感默示和启迪,对别人不是证据。苦修者的话则是别人的借口和托辞。
    假定可能是错误的情况下,第一种仿效是不允许的(即仿效他们在境界状态中说“不见一物便罢,见一物便是真主”是不允许的)。第二种仿效则是允许而且还是必须的(即苦修者的说法即便有错误的地方,但追随他们是允许的)一部分修行者在世界的本质规定性中直观到的也属前述的规定的类别中。他们把这种直观称为“多中见一”(万物中见到了真主的独一即中国哲学中的“一本万殊”)。
    的确真主与形态、时态、方位无干,形态,方位的反映之镜(世界万物)根本无法盛载他,他绝无时态余地(即《五更月》中的“不落方所不落空,永活原有无始终,独一无偶为至尊”)。有方位的无法获得无方位的,应该在形态范围之外追寻与形态无干的真主,应该在方位之外追寻无方位的真主。凡是在世界中、自身中所见的都是真主的显迹,贤品的中心、“固图布”,阁下•华哲•拜哈文丁•乃格什班迪说:“凡是见到的、听到的、认知的都是真主以外的,在实际中都应以‘万物非主’的语言经以否定”。诗曰:、
    在狭隘的形态中怎能盛载无形态的意义呢?
    乞讨者的茅屋中皇王怎能处理国家事务呢?
    昏聩的偶像崇拜者最终能明白什么呢?
    在隐藏的美丽的思念者那里有什么事情呢?
    假如有人如,乃格什班迪的谢赫及别的道统的谢赫中,也有许多明确的“存在单一论”、“本体围绕和临近世界”,“多中见一(真主)”的话。
    我的回答是,那些境界状态,只是在升华境界的中途所得,在那境界之后,很快就升华了,正如我在前面所写的那样。
    另外一个答复是,乃格什班迪的一部分修行者,在主张“存在单一论”的同时,他们的内心完全面对另一个纯粹的“独一”(真主),在表面上他们见多并获得了那一见一的论断。至于他们的内心则趋向纯粹的“独一”(真主),而表面上是“多”(万物)中见被追寻者(真主)。正如我在信的开头描述我的父亲的情况一样。这个答复的详细论证,在阐述“存在单一论”的信函中已经写明,这个地方不再赘述那些。
    若是事实上存在着很多各种各样的事物,本体围绕、临近世界的事情不存在,“多中见一”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那么持“存在单一论”观点的这些伟人的主张岂不是谎言吗?因为它不符合事情本身,不符合实际。但人们不会这样说。因为我们说,这些伟人,他们只是按照他们直观的程度而判断的,就象一个人在镜子中看见了宰迪的映影,虽然这个人的判断不符合实际,的确他看到的镜子中除宰迪的映影外,宰迪本人并没有钻到镜子中。对这个人不符合实际的认识,没有人会说他是一个说谎的人。因为他是有缘故的,正如前述的那样,谎言的说法应除去。明示本来隐藏和遮蔽的境界状态,目的是为了提醒并以它为教训。即便我们接到了“存在单一论”的主张,它也是一种灵感默示,那么我们也没有否定这一否定的余地。即便灵感默示不能成为别人的证据托辞。
    属于反驳类似谎言说法的另一个答复是,世界的个体事物在部分事情中相互有共同性(即普遍),在另一部分事情中又有区别的个性(特殊性)。同样通常说的可能的世界与必然的真主在部分事情有同在的共性,表示的仅仅是概念的抽象和虚构的方式。本体与世界在总体上是完全分离的。或许修行者由于对真主极度的爱,而在其眼中隐去的是区分性,昭示的是共同性。按照这一方式,假如他们得出真主与万物相互为一的结论,肯定是符合实际的,谎言的说法就绝无存在的余地。本体围绕世界及其理论也应依此类推。

    致安!

[ 本帖最后由 雨季 于 2009-5-29 13:59 编辑 ]
发表于 2009-6-1 20: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封信

    写给米勒孜•黑沙门丁•艾哈迈德,解释尊贵者特有的美德,“奥利雅”中有极少数能得到它,以及与此相应的问题。

    你们充满关怀的信件带到了,赞美真主没有让分别的人们变成被遗忘的人们;而且还与应记的一起而被记忆。诗曰“即便你们抛弃我们,我们还因幻想而聊以自慰”。
    你们的信中包含了,述说我们的谢赫所特有的一种关系已经失去,而且无法寻找到,并询问有关的原因。
    主人啊!诸如此类问题的解释,用写信的而且明确的方式是不合适的。没有人知道人的理智能获得什么,从它上取得什么。而且必须是以良好的愿望亲自登门求教,或者是以任何方式长期伴随导师,给予耳提面命。除此别无它途。诗曰:

    只有清风明月的星空下,
    才能畅谈古今天下事。

    但是按照有问必答的规定,我就尽力而为吧。的确每一地点都有各自特有的知识、学问、情况和感触的区别。在一个地点中适宜于念记主词和静思;在一个地点适合诵读《古兰经》、作礼拜;在一个地点专属“提升”在一个地点适合修行;在一个地点提升和修行这种恩典相互配合;在一个地点“提升”和修行两个方面都没有,在那里既与“提升”无缘,又与修行无关。这个品级是最高层次的。圣门弟子们因这个品级而卓越杰出。在人们中间只有他们获得了这个伟大的恩典,这个品级的拥有者优越于另外的品级的拥有者。相似于这个品级的人很少,其他品级的拥有者他们相互都有相似之处,即便他们各有各的不同方面。
    这一特有关系在圣门弟子之后,真主意欲,在“马赫迪”(隐盾的伊玛目)身上出现。前辈有品级的谢赫告诉过有关这个品级的信息微乎其微,我怎么能够谈论有关它的知识和学问呢?“那是真主的恩典,他将它赏赐他所意欲者。真主是有宏恩的”(57:21)。
    在这方面更有甚者,这个尊贵关系的存在,是在圣门弟子在伴随穆圣之初的第一步中出现的。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达到了完美的地步。至于圣门弟子以外的人,如果想要以这一恩典而获得它,按程序踏上圣门弟子的脚踵,只有割断“提升”的关口和修行的程序。以及折叠起这两个境界的所知所识之后得到。这个尊贵的特有关系,原是专属于因伴随人类领袖的吉祥,而在一开始出现的,但是部分追随圣行的人有可能获得这个吉祥。至于伴随这个追随者的人也因这一伴随,在割断“提升”和修行之前,境界状态伊始之中,这个尊贵的关系也会出现。诗曰:

    假如伽伯力天仙的援助倾泻而下,
    会让不是先知尔撒的人干出类似于他的奇迹。

    这一时间中,终含于始的这一特有关系也会得以实现,正如“提升”超前于修行的形式那样成为现实的。超此则毫无帮助。诗曰:

    在这件事解释清楚之后,还有更精细的那种解释
    他所隐藏的对我来说是最大的福份与美差。

    如果在那之后我俩能够遇面,我推测地感觉到你喜欢我说的。在那一时刻地点我们将开怀畅谈,但愿真主意欲,他是清高和成事之美的主。
    你们对一部分朋友的真实情况写信告诉了我,我确已原谅了他们的过错。真主会恕饶他们,他是普慈特慈的真主。但是应该奉劝那些朋友,但愿他们不要在明里暗里处于受伤害,和不变更他们情况的位置,“真主必定不变更任何民众的情况,直到他们变更自己的情况。当真主欲将灾害于任何民众的时候,那灾害是不可抗拒的。除真主之外,他们绝无保护者”。(12:11)
    对你们专门写来谢赫•胡达迪的情况,我绝无烦恼之意,就顺其自然吧!但是懊悔于上述的变更是必然的。圣训云:“懊悔就是讨白(忏悔),祈求说情则是忏悔的分枝”。无论如何我都会原谅他,他自身和他的方面都处在宽恕的位置。至于另一方面他对他所做所为为最明白,也必然最清楚。
     你们应该把希尔信迪当做你们自己的家,的确爱的关系,道乘的弟兄的关系不会因为偶然的事件而中断。对此我能再增加什么呢?我们专门给你们和其余的圣后做了祈祷。在这封信的底稿写出后,又有一个念头产生了,对弟兄们错误的方面,再写一点原谅的话,或者比开始会更清楚,前面是综合的有许多不清楚的地主,从它上理解不了什么。
    主人啊!你应清楚,原谅的形成和追求,只基于这一伙人对那错误立场的认识程度,和对其行为的懊悔。否则就不允许宽恕原谅。你们信中写到,我们的谢赫阁下,已将这一位置托咐给了谢赫•胡达迪,这是由这一伙人见证的。这个话需要一个说明,托咐或委托的意思是要他给谢赫们、本地及外来的人们提供服务,询问他们在吃喝方面的要求,此种委托的说法是被认可的,其中任何人没有争议。如果是要他培养求道者,坐在谢赫的位置则是不被认可的。我们的谢赫阁下确在另一个场合对我说过,对谢赫•胡达迪的行为,即便他已把我们方面的一些道乘教授给了一部分求道者,他们的一部分事情也传到了我们这里。对此我们能说什么呢?现在我已没有能力给那些人,当面重新教授道乘的事情,询问他们的情况。对此我也是受阻止的。但是,按照必然需要,有允许的范围。在特殊的情况下,如果基于某种需要,纯粹是谢赫的委托人、代表或使者去传达某项事务,那是没有疑义的。做为委托人或中间代表,那是我们的谢赫阁下在世时,所特有的一件事。在他去世之后,给求道者教授道乘事务,过问他们的境界状态,则是在不忠不义的范围之内。
    你们还写了,我们的谢赫阁下的事业一定会存在下去,它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增加或减少。
    主人啊!应知,一种创造发现的完善,只依各种思想接二连三地出现。难道你未见,西本卫什创立了阿拉伯语法的学科,后辈的学者、思想家给他的语法知识增加了十倍。事物的存在纯粹是以一种残缺和不全的形式而存在的。华哲•乃格什班迪的道乘系统,在华哲•阿布杜•哈里给•厄智旦瓦尼的时代也增加了许多。按照这一特性,我们的谢赫还是致力于完善这个道乘系统的。他并未说过它的道统是完美的。如果他的生命延续下去,他依然会以真主的要求来扩展它直到真主所意欲的。而不致力于扩大则是不合时宜的。
    我在其存在的道理中能知道什么呢?的确你有你独特的关系,却无法接触到别人的关系。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应在当面反复肯定。可怜的谢赫•胡达迪从何处认识这个关系呢?他能知道它是什么呢?他有的只是心灵的一点光亮,这也只是因为他侍奉过导师。别的人清楚的情况是什么?谁能立行那一道统并培育它呢?你们告诉我这些,我才会支持和帮助他。
    不应该以梦境来推理,并且依靠梦境来判断事物。的确梦境是幻觉,而非证据,是恶魔敌对力量的侵扰。从其虚幻中求安是非常困难的,除非是真主保护的人。
    你们还写到了获得的道统被夺去的真相。你应明白,那一夺去只是选择性的,正如我在你当面说过的那样。现在他的这个道统依然有它的境界状态,但它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幻象,从心灵中听到的声音,它与那个境界状态无关。难道你未见,火已熄灭的冷灰,倒上水后,亦会发出一种声音。没有人会说火还藏于其中,也没有人把它当回事。这个话今天是埋没的,真主意欲明天会得到公开证实。你们的信中包含了许多需要回答的话语,只是没有要求时,难以发出答复的话语。
匿名  发表于 2009-6-1 21:18:04
非常好的著作啊,看了让人茅塞顿开!

希望大家多多研读该经!
发表于 2009-6-2 17: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三封信

    写给哈吉•曼拉•穆罕默德•拉赫尔,阐明对坏学者的财务贬斥,他们是世俗的俘虏;以及对不恋尘世学者的赞颂,他们厌恶并嫌弃尘世。

    学者贪爱尘世,热衷于尘世,是他们前美貌面容上的污点。虽然对世人来说,能从他们那里获得益处,但是他们的知识却对他们自身无益。另外他们处在援助教门、加强教条的位置,但这都不足为论。即便“援助”、“加强”有时会从坏人、懈怠者那里得到,但它正如穆圣告诉要以坏人来援助教门的事情那样。对此穆圣说:“真主会以坏人来援助这个教门”。
    他们象波斯的一种点金石,每以它粘一点东西,或摩擦一下,铁就会变成金子。其实点金石还是石头。正如石头和木头中本就蕴含有火一样。虽然磕石、钻木能获得益于世人的火种,但是蕴含于其内在的火对石头和木头本身却无益处。而且我认为坏学者的学问对其本身有伤害。因为穆圣的一段话可完全作为证据。穆圣说:“在后世,受刑罚最严重的人是,真主没有以他的学问益济他自身的学者”。
    怎么能没有伤害呢?知识在真主看来是一切存在物中最贵重的东西,他们把它变成了聚敛低贱尘世金钱美女、荣华富贵的手段。尘世在真主看来是低贱丑恶的,是造化物中真主最怒恼的。更丑恶的是,不但把真主看来是最贵重的变成了最低贱的,把真主看来是最低贱的变成了最贵重的,而且实际上是直接与真主作对。
    教学和依律断疑,只有当虔诚于真主的喜悦,而排除了好出风头、聚敛钱财、获得高位的缺点时,它俩才是益人的。它俩排除上述缺点的标志是:不贪恋尘世,不热衷于俗务。
    未经得住这一考验的学者,他们便是红尘世俗的俘虏,他们是红尘世俗的学者,他们是坏学者,是害人的人,是教门的盗贼。他们认为自己是教门的领导,是最优秀的人,“他们以为自己是获得效果的。真的,他们确是说谎的。恶魔已经制服了他们,因而使他们忘却真主的教训;这等人是恶魔的党羽。真的,恶魔的党羽确是亏折的”(58:18-19)。
    有一天,一位宗教大家看见一个恶魔,它没有去教唆和迷惑人类,而是悠闲自得地坐着,他便问恶魔悠闲自得而坐的秘密。这个该诅咒的恶魔便说:“这个时代的坏学者,确在我的事业上给了我巨大的援助。他们承担了我使人迷误的使命,而使我悠闲自得地闲坐着”。其实,这个时代中出现的教门的羸弱、松弛,及在推行教条加强教门上表现的一切不力,正是坏学者和他们的邪念的厄运导致的。
    憎恶尘世,挣脱出人头地、聚敛钱财、骄傲自大和世俗荣华富贵的羁绊,超脱世俗的学者是多么优秀!他们是后世的学者,他们是圣人的继承者。他们是最优秀的人。在后世,他们的墨汁重于主道烈士的鲜血。他们的墨在善恶天秤上是侧重的。“睡觉是功修”的圣训会在他们的身上得到落实。在他们的眼中后世的美丽和新鲜都是应该珍惜的。而对尘世的丑恶和低贱他们还一览无余。他们以永存的目光审视后世,他们看到尘世是腐朽和消亡的。毫无疑问,他们从腐朽处逃脱,奔向了永久。他们见证后世的伟大,正是见证无始无终的伟大真主的结果。尘世的低贱和丑恶,必然见证后世的伟大。因为尘世和后世犹如大妇小妾,如果你喜爱了其中的一个,就会憎恶另一个。如果尘世是贵重的,后世就会是低贱的。如果后世是贵重的,尘世则是丑陋低贱的。总之,这两件事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诗曰:“将尘世和后世合在一起是多么美妙”,(可惜不能办到)。
    摆脱了自身欲望,完全改变与生俱来秉性的那些谢赫们多么优秀!他们以公正正确的举意选择了世人的形式,从表面上看他们热衷于俗务,其实他们与世俗毫无瓜葛,而且他们淡泊于世间的一切,摆脱了所有俗务。“是若干男子。商业不能使他们疏忽而不记念真主”,(24:37)。即买卖没有妨碍他们记念真主。他们牵挂或不牵挂事务是一回事。华哲•拜哈文丁•乃格什班迪说:“我在米那的街市上看到一个以近五万个迪纳尔(阿拉伯金币单位)做生意的商人,他的心没有疏忽对真主的记念”。
发表于 2009-6-2 18: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色蓝!
求主回赐打字者、上传者,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资料。
发表于 2009-6-11 18: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四封信

    也是写给哈吉•穆罕默德•拉赫尔。尽可能地注重以简单、详细的方式解释五件事的精髓。

    应知,今后二世幸福代价,是与追随今后二世的领袖相联系的。哲学家的眼睛,没有以遵循圣人带来的教义教法的眼药所点亮。在有关精神世界的实质上他们变成了盲人,更何况他对有关真主的必然性和神圣性的认知。他们将五个精髓都确定在物质世界。他们因自己的无知,而把理智和人性认为是抽象的概念。的确“乃夫西”一词就是指需要净化的,怂恿人作恶的人性(见《古兰经》12:63)。它的本性是决意鄙劣和低贱。它与精神世界之间有什么适合呢?它与抽象又有何种关系呢。
    理性所能理解的只与感觉到的事物相联系,而且理性的认识有感知的规定性。至于感知的事情,在认知中没有相似性与类似性时,理性就无法认识到它。理性的钥匙无法打开紧锁的精神领域。因此理性的目光于纯粹是无形态、无时态,在有关认知幽玄的方法上是非常短浅和有限的。理性存在是物质世界的标志。精神世界侧重于无形无象,无方位无时空,趋向的是避免有形有象、有形态和有时空。精神世界的起点是“盖利布”(心灵)。“盖利布”之上是“鲁哈”(灵魂),“鲁哈”之上是“辛勒”(机密),“辛勒”之上是“亥菲”(隐密),“亥菲”之上是“艾亥菲”(最隐密)。有人说,这五件事就是五个精髓,是有道理的。
    哲学家们以自己短浅的目光拾取了几块残砖破瓦,就以为它是珍宝精髓。认识这五件事的精髓,洞悉它的实质,只是完全追随先知的人的福份。
    当人体小世界中的那些,是宇宙大世界中的模型时,这五个精髓的根本也是在大世界中。尊贵的“阿冉什”(宇宙中枢),是宇宙大世界中的这些精萃的起点,犹如人体小世界中的心是起点一样。由于这一关系,有人也称“心是真主的阿冉什”。大世界的其余五个精髓在“阿冉什”之上。“阿冉什”在宇宙大世界中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界线,正如人心在人体小世界中上接精神世界,下连物质世界。“阿冉什”和人心虽然在物质世界中出现,但是它俩又属精神世界。它俩无形态无计量。相信洞明这五个精髓的人是,完成了两个环节----具体的修行过程和到达升华终点的真主的“奥利雅”中的个别完美者。诗曰:

    你以为所有的男人都是战场上的勇士吗?
    或者所有的帝王都能成为苏里麻乃大帝吗?

    如果恩惠者的眼睛,可能由于必然环节的细化和具体,而被开启了,那完全是真主的恩典。在那个境界中也就让他洞见这五个精髓的根本。小世界的这些精髓,在他的知觉中,变得象是那个真正精髓的反映或倒影。诗曰:“这个幸福是属于谁的”“那是真主的恩典,他将他赏赐他所意欲者。真主是有宏恩的”(57:21)
    精神世界的真相碍于显示,只是由于那些细小的暗藏的意义。短浅的目光对它能了解什么呢?精通内外之学的人会领会这个光辉的昭告“灵魂是我的主的机密,你们只获得很少的知识”(17:85)。他们在这里会洞明这很少的一点。诗曰:“美味的拥有者,才能体验美味”。诗曰:

    如果给我们象太阳普照天空那样,
    显示诸多机密纯属无益。

    向你们及遵循正道者致安。必须完全彻底的追随特选圣人。
    在写这封解释崇高神圣实质的信件时,又有一个念头出现。你应该明白,那一起始实质(“阿冉什”、心)的附加特性,它正象是必然(精神)世界与可能(物质)世界的界线,其上便是实质的属性。灵魂有着显现的份子。而心灵与附加属性相关,心灵因灵魂在其中的显现而荣耀。其余实质属性之上的崇高精髓,入于真主亲莅的范围。因此有人说这三个环节(“辛勒”、“亥菲”、“艾亥菲”)的显现是本然的显现。在那之外语言无益,难以表达。诗曰“笔触到此便被折断”。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白云 于 2009-6-11 19:20 编辑 ]
发表于 2009-9-14 18: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五封信 收信人:哈智穆罕默德•拉合尔
内容提要;解明本然性的爱——从中行恩和折磨是一样的爱

希望真主看在人类的首领——穆罕默德圣君的情份上从“邪视症”上拯救我和您。
你当知道,行道的目的是为了纯洁任用之性,使之升华并达到尽性,直至完全摆脱崇拜由欲望上发生的假主,并且确确实实地只朝向独一的真主,在他之外,绝对不选择任何目标,不论是教门的也好,今世上的也罢。
教门上的各种目标尽管属于善功,但那是行善者们的工作,而近主者们却把她看作是“作恶”,他们只把独一的主宰当作目标。这个洪福实现关系着法纳的实现,关系着得到本然性的爱——从中行恩和折磨是一样的爱,从惩罚中能获得类似从行恩中获得的爱。若他们欲意天堂时,他们指望获得只是因为她是真主的满意之地;若他们从火狱上求护佑时,那只是因为火狱是真主的怒恼之地。在对天堂的欲求中,他们的目的不是求全乃夫斯的份额;他们从火狱上逃走也不是因为怕痛苦和伤害。因为在这些大人们看来,所有来自真正的朋友的都是受喜的、被贪爱的,都正是被寻求的。“朋友所干的一切都是受喜的”。在这个境界,真正的虔诚能实现,完全摆脱拜假主能实现,在这个时候念清真言是正确的。其它都是伤人的。得不到本然性的爱——从中不顾盼尊名和属性的、不以朋友的行恩和恩赐为中介的爱,事情就是有缺陷的,绝对的法纳只能通过这个烧毁“以物配主”的爱才能实现。
(诗)爱是一把火,将世界烧尽,只剩下永久的朋友。
      为了杀灭外物,“俩”的宝剑已被挥动。
      请看!“俩”之后的情境,所剩者何物?
      朋友啊!告诉你好消息,
世界已被烧尽,只有造物主永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01: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